渔洋捕捞业在象山县大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全县拥有各类海洋机动渔船3470艘,总马力54万千瓦。然而海洋捕捞又是高危产业之一,由于生产作业渔场遥远,工作条件和环境恶劣,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近年来,随着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大量文化程度低、海上作业技能差的外来农民工进入该县海洋捕捞业,导致捕捞从业人员
整体队伍素质下降。
2008年9月,该县率先
在省内创立了首个渔民准
入登记处,为渔民技能
培训、职业介绍等方
面做好服务管理
工作。
实行免费培训,减轻渔民负担。到象山捕捞渔船就业的外来雇用工必须先到准入登记处进行登记。通过基本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演练,正确掌握渔船海上作业必需的基本技能,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关证书。登记处成立半年来,已免费为8000余名捕捞从业人员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现在,具备专业基础训练合格证已经成为外来农民工入渔生产的一个前置条件。
提供就业信息,做好职业介绍。现在,准入登记处已经为渔民准入登记、职工技能培训、就业(招聘)介绍等提供一条龙服务,使外来农民工切实享受到了实惠和便利。今年春节过后,又有400余人到登记处进行求职登记,其中80%的求职者已经找到了船东。
掌握渔民动向,健全资料台账。海洋捕捞渔船股份变化大,渔民进出流动性大,渔船船员的姓名、年龄、籍贯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很难准确掌握,这给渔政渔监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而象山渔民准入登记处的设立,在了解掌握渔船船员信息,渔民流动去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在象山渔民准入登记处登记的渔船多达2200余艘,2009年又有600余艘渔船的信息登记入库。这些信息资料为进一步完善当地渔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
(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