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程益新
“是农村信息报吗?我手上有种果子,是朋友从云南给我寄过来的,不知道我们这里能不能种?你能帮我打听一下吗?”近日,东阳市虎鹿镇东山村读者孙和彬给本报打来电话。
孙和彬说的到底是什么果子呢?随后他把果子拿到了报社。从外形上看,它有土鸡蛋这么大,椭圆形。颜色很像小番茄,只是个头比小番茄大得多,有长长的蒂,闻起来有种哈密瓜的香气。
孙和彬说,他在云南见过这种果
子的植株,高1.5米左右,杆子
和蓖麻杆子很像,长着向日葵
一样的叶子。“它吃上去像猕猴
桃和西红柿的混合体,一年四季都会结果,耐储存。如果不待熟透时采下,能放3个月;成熟以后采摘,也能放一个半月。”
孙和彬告诉记者,他跑了杭州、金华等地的市场,很多水果经销商都表示没有见过这种水果。他想既然省内没有,如果能引种过来,可能会有商机。他想知道这种果子是否适合浙江种植。
通过上网查找,记者了解到这种果子名叫“树酸茄”,主产地在云南省保山市。
记者随即联系上了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农业局。该局工作人员杨天才根据记者的描述,猜测这种果子很可能就是他们那里的大树番茄,学名叫树酸茄。杨天才说,树酸茄属于茄科,在施甸县种植已有10多年,但种植量不大,只是一些农民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
据杨天才介绍,树酸茄去皮后即可食用;树酸茄拌鱼腥菜,还是当地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开胃菜;也有人将其深加工,榨成果汁。
记者又联系了保山市农业局蔬菜首席专家李宏娥。听完记者描述后,李宏娥首先肯定了这就是树酸茄。
她告诉记者,树酸茄一般株高1-3米,每年5月开花,6月坐果,肉厚、皮薄,单果重约40克,采果期可达20年之久,耐贮藏,有利于远距离运输。树酸茄在保山市腾冲县和昌宁县最多,一些本地人喜食鲜果,但在外地还是做凉拌菜居多。由于价格不菲,树酸茄在当地市场上卖10元/公斤。
问及树酸茄种植技术,李宏娥说,由于树酸茄实生苗抗病性能差,挂果期、生长期短,难以规模化发展。近年来,当地用苦子苗嫁接树酸茄。这种嫁接苗抗病毒强,解决了实生苗糟根病死等难题。同时,嫁接后的树酸茄枝条发达,挂果多,果期长达10个月,产量是实生苗树酸茄的2-3倍。
据李宏娥分析,树酸茄在浙江可以种植,只要冬天温度保持在0℃以上,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就没有问题。
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记者又咨询了浙江省农业厅有关专家,他们认为,树酸茄属于云南特色产品,暂不建议在我省大面积、产业化开发。如果有些农户想试种一点也可以,可能市场会有一些特殊需求,但必须充分了解其栽培特点和技术,切勿盲目引种。
当记者将上述信息告诉孙和彬后,他打算先在村里试种半亩。“我觉得它外形漂亮,肯定有市场,种得好我还想深加工。到时候我邀请你来看看我种的树酸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