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建华
粮农是从事粮食生产的职业群体。粮农所提供的劳动产品——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更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依托。基于粮农的这种特殊重要地位,坚持把粮农的大事办好,仍然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当前和今后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粮食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完善,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高,粮农收益逐年增加,粮农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不可否认,当前粮食生产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粮农的种粮积极性。一是粮食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影响粮食的增产;二是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影响粮农的增收;三是粮食经营机制不活,影响粮食生产的发展;四是粮食生产受限于土地资源,影响生产能力的扩大。因此,必须努力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并积极予以落实。
进一步加大对粮食收购价格的支持力度。政府应进一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补贴奖励标准,完善最低保护价收购制度等措施,确保粮食增产、粮农增收。同时,政府要严格控制好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势头,防止涉农收费反弹,真正让耕者有其利。
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基础性投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和责任主体,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的指导原则,加大对粮食这个弱质产业的投入力度,重点在中低产田改造、水利设施完善、粮食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予以支持。同时,要积极鼓励各类企业参与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多方支援农业的新格局。
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各级政府要在维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继续有序、适度地推行土地的合理流转,使良田向种田能手集中。也可通过合伙、土地入股等形式,建立粮食专业合作社,提高粮食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保护土地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占用耕地案件的查处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保护好耕地,守住我们的“生命线”,
守住经济发展的基石。
(作者单位:上虞市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