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浙江绿茶三问

——2009中国·浙江绿茶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 金 茹 袁 卫
  4月的越乡大地,茶香四溢。
  美丽的西施故里——绍兴诸暨迎来了2009中国·浙江绿茶大会暨第三届中国绍兴国际茶文化节。在怡人的茶香中,千种绿茶争相斗艳,千位茶人品茶论茶。
  一壶绿茶,喝了两千年,“喝”出了历史文化,也“喝”出了一门产业。
一问:
茶为何能称“国饮”
  “柴米油盐酱醋茶”,千百年来,作为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茶早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表明,浙江早在7000年前就有了“原始茶”的踪迹。西汉东方朔所著《神异记》,就记有余姚人虞洪遇仙人指点种茶,“获大茗焉”的故事。这印证了最迟在2000年前,我国就有产茶、制茶和饮茶的习惯。
  茶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国饮”,不仅因为它悠久的栽培历史,庞大的消费人群——目前国内有8000万人从事茶业,茶被几亿人日常饮用,还因为它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始终与中国的文明进步相联系。
  在国内,凡是名茶产地都有名山、名水、名人、名寺,大中城市、乡镇集市都有茶馆,人们把“泡茶馆”作为交朋会友、洽谈商务、休闲娱乐的社交活动。
  古往今来,“客来敬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常规礼仪。我国领导人在重要外事活动中清茶一杯,表现出大国政治文明的风范。杭州龙井茶常常作为国礼赠与外国政要。省农业厅领导曾亲耳听闻,我国驻纽约总领馆赠送外国政要的龙井茶,需总领事批准。在不少地方,赡养长辈和招待来客统称“待茶待饭”;衡量生活水平高低则以“三餐茶饭”做标准;招待不周,说声“粗茶淡饭”……中国人如此嗜茶,连全球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也怦然心动,要全力进军被康师傅、统一、娃哈哈三大巨头垄断的茶饮料市场;农夫山泉公司刚刚上市的农夫汽茶又有突破传统的惊世之作,这支生力军“招摇”地对天下人说:茶是可以带汽的。
  茶家族“人丁”兴旺,有红茶、乌龙茶、菊花茶,在国外还有奶茶、哈姆茶、马蒂茶等,但在中国,生产最早、产量最多的还是绿茶。2008年,中国茶叶产量达120万吨,其中绿茶就有85万吨,约占世界绿茶总量的四分之三,出口占到了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0%。“茶之绿,不仅是茶的本色,也是人类生命本色。茶之甘苦,不但是茶之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生命的真味。”这是一位茶人对茶的领悟。
二问:
中国绿茶盛会何以青睐浙江
  虽然红茶在世界茶叶总产量中占支配地位,但在过去10年中,绿茶产量增速远快于红茶,至2008年,产量几乎已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
  日前在诸暨召开的2009中国·浙江绿茶大会,让浙江人感到特别骄傲,因为它向世人证明:浙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茶大省,是全球绿茶生产、加工和出口的中心。有数据为证:浙江有茶园245万亩,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0%;年生产茶叶16.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5%;产值56亿元,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22%,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二和第一。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浙江绿茶逆势上扬,依然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势头。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省共出口茶叶16.7万吨,出口金额3.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35%。今年一季度,仅绍兴市茶叶自营出口就达1439万美元,同比增长5%。
  如今,在浙江不少市、县(市、区),茶产业已成为当地最具成长性的农业主导产业。诸暨市现有茶园面积11.9万亩,2008年产干茶6013吨,产值2.7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400吨,产值2.49亿元,茶叶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6.1%。当地的绿剑茶是浙江十大名茶之一。作为诸暨市十大农业块状经济之一,茶叶已成为诸暨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省委书记赵洪祝专程参加了此次盛会。他指出,茶叶是浙江农业的主导优势产业,是广大农民扩大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重视发展茶业特别是绿茶的生产与销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在茶产业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努力使这一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省农业厅制定了茶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到2015年,全省茶叶产值超过100亿元,较2008年增长近1倍,从业人员要达200万人。
三问:
浙江绿茶能否香飘全球
  中国有7万家茶叶企业,却“斗”不过英国一个“立顿”。怎么办?浙江绿茶要发挥先发优势,在竞争中稳操胜券。目前,省农业厅已着手开展“浙江绿茶”证明商标的申请注册工作。省农业厅经作局有关人员表示,浙江现有大小茶厂8200余家,其合力不容小觑。随着品牌的唱响,浙江绿茶必将香飘全球。
  日益先进的茶叶加工技艺,让浙江绿茶充满了竞争力。在绿茶大会的龙井茶炒制大赛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36位手工炒制选手和23家参赛茶机厂家摆开阵势,向人们展示了精湛的炒制技术和先进的炒茶机械。据介绍,我省名优茶机械炒制蓬勃发展,目前全省共有各类茶机厂500多家,茶机产值已达5亿多元。
  茶叶深加工也在浙江初露端倪。绿茶大会上,新昌一家工艺品企业利用废绿茶压制的挂件、屏风等工艺品引得众人纷纷驻足。企业负责人潘达军告诉记者,这些茶艺品既可作饰品,还可用来净化空气,一幅面积不大的壁挂,利用的不过是不值钱的废弃绿茶,却可以卖到200多元,依然供不应求。而从低档茶叶中提取茶多酚、速溶茶粉后,使低档茶身价大增,原来每公斤两三元也卖不掉的茶叶,现在卖到了七八元。“到2015年,浙江绿茶的总面积将控制在270万亩左右,产量18万吨,茶树良种率达到70%以上,其中大宗茶机采面积达到50%,名优茶机制率达到95%。”省农业厅负责人用这样一组数据,表露了又好又快发展浙江绿茶的信心。
  延伸阅读:2009年中国·浙江绿茶大会于4月21-23日在诸暨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汝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副省长茅临生,以及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等出席了大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