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美华 实习生郑洁琰)“用配套机械工程和微电子技术,将设施内环境自动调控到作物所需的最佳状态,能大幅度提高作物优质产品产出率和单产水平……”“在全封闭设施内构建自动化控制体系,一年可多茬栽培,产量为露地栽培的一二十倍……”4月22日,在省农业厅举办的蔬菜首席专家培训班上,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张志斌介绍的国外设施农业先进技术,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舟山市定海区农林局蔬菜首席专家应海良告诉记者,他将专家讲课的所有内容存入了电脑,准备带回去好好“消化”。
据介绍,浙江农业要转型升级,就迫切需要依靠科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针对我省农技推广队伍存在的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优、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省农业厅着手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并把它作为农业科技提升行动的重点措施。今年,全省计划完成1万名农技人员的培训目标,并明确农技人员的培训组织、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要求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
这次培训班上,来自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和我省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讲授了现代农业与我国设施蔬菜、集约化现代蔬菜育苗技术和蔬菜产业提升发展战略等内容。来自全省的90名市县级蔬菜首席专家纷纷“充电”,并考察了嘉善县、平湖市的蔬菜产业基地。
省农业厅副厅长冯一鹤作了有关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与三大体系建设的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