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铁鸣戎融
是什么样的农家乐,能年接待游客30余万,是什么样的农家乐能让加拿大多伦多的《华人日报》为之侧目?带着一连串的问号,笔者一行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穿越延绵的竹海,驱车来到位于衢州市柯城区海拔650米的七里乡黄土岭村。在农家乐笔锋小院,找到了黄土岭村创办第一家农家乐的罗太良。
今年53岁的罗太良1979退伍回到黄土岭村。当时当地村民大都靠土法造纸为生,靠山吃山,罗太良也办起了造纸厂。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罗太良很快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主。2000年,他被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由于土法造纸严重污染环境,从2002年开始,柯城区依法关停了七里乡的土法造纸企业,并着力整治竹腌塘,几百年来靠造纸为生的村民的生计一下子没有了着落。如何让村民找到新的经济来源成了罗太良思考最多的问题。2004年,七里乡决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业,罗太良觉得黄土岭村地处山区,山峦叠翠、竹影摇曳,有一定优势,便积极向乡政府推荐。
然而,不少村民对此并不认可,他们说:“我们这山窝窝有什么好玩的,办‘农家乐’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啊?”面对村民的质疑。罗太良身先士卒,花3万多元把自己的老屋重新进行了装修,水泥地铺上了地砖,室内装上了有线电视。
与此同时,罗太良积极争取来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0万元,硬化道路、新建停车场以及牌楼和观光亭子等,村民的红砖房也全部穿上了“新衣裳”,并安装了10多盏路灯,昔日脏乱差的小山村变成了道路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山村。2005年“五一”黄金周,黄土岭村农家乐正式开张,13家农家乐家家爆满,5月1日当天,光罗太良家就来了50多位客人。
外在的环境是整治好了,农家乐的服务等软件设施也得跟上,黄土岭村又建立了农家乐知识培训基地,邀请专家对农家乐经营户及村民进行不定期培训,提高农家乐经营户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村民的公共意识。
如今黄土岭村的农家乐芝麻开花节节高,不但吸引了本地游客,许多外地游客也纷纷慕名而来。罗太良高兴地说:“现在平均每周都会有一个上海的旅游团过来,客源也越来越广,新疆、哈尔滨、深圳的游客都有,前不久加拿大多伦多的游客也来了。当时我也挺奇怪的,加拿大的游客怎么知道有这么个旅游景点的,原来我们七里乡农家乐早已漂洋过海,登上了加拿大多伦多《华人日报》,她们是看了报纸上的介绍来的。”
游客多了,村民的钱袋子自然也就鼓起来了,原先在外打工的姑娘、小伙瞅着村里农家乐的火爆场面,纷纷回家办起了农家乐。如今,黄土岭村的农家乐经营户已发展到25家,黄土岭村也被评为了“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浙江省首届魅力新农村”。然而,罗太良并没有满足现状,他又和村里24户农家乐经营户组成了农家乐合作社,学着用现代的思路经营他们的农家乐。
罗太良(左二)向游客介绍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