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剑民)5月2日,省劳动模范、德清县清溪稻米专业合作社社长王根连早早来到乾元镇的优质种苗场,他要和来自11个乡镇的16位社员开个“诸葛亮会”,商讨如何种好单季稻,为全县推广优质稻作示范。“总结去年的成败,是为了今年种出更好的优质稻。”“诸葛亮会”从总结去年的经验教训开始。新安镇舍北村的沈炳水去年试种“嘉禾218”100亩,亩产550公斤,比一般农户多收入3万元。“我亩产只有400多公斤,就因为侥幸少用了一次药。”新市镇东安村60多岁的陆伯林后悔当初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
德清农户种植“嘉禾218”的面积已超4万亩,是全省引种这一新品种面积最大的一个县。“今年我们进一步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插种、统一防病和统一回收烘制,统一品牌最终推向市场,力争使种粮效益再上台级。”王根连和各位社员“约法三章”:凡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和标准化流程生产的,由合作社进行奖励,用有机肥不用化肥的,奖10%;用生物农药的,奖10%……最高奖国家同期粮价的30%。
笔者跟随“种粮先锋”们走上绿油油的秧田,只见一个个秧盘长得浓密而茁壮。合作社技术员杨刚指着秧苗说:“传统育秧一亩秧田可种8—10亩大田,由于采用了机械化新技术,这里的秧苗能种80—100亩,而且秧期缩短半个月,秧苗十分健壮。”
望着优质的秧苗,“种粮先锋”们充满了播种的希望。“要种就种优质稻,我承种40亩!”三合乡的许水荣原来是办厂的“老板”,他把工厂托给了妻子,自己一心当起了优质稻种植专业户。“我种100亩”,“我种200亩”,“我种500亩”……一个上午,稻米合作社的社员们就定下了2500亩优质稻的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