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美华)又到西瓜上市季节。“中国大棚西瓜之乡”温岭市箬横镇的瓜农们最近特别开心,因为今年他们种的数千亩西瓜是西瓜“妈妈”和葫芦“爸爸”“爱的结晶”,所以瓜优量多,收购价高达3.6元/公斤,比去年提高1元。牵头促成这一好事的浙江大学教授张明方告诉记者,西瓜与葫芦嫁接,可增强瓜苗抗枯萎病能力,缓解连作障碍,逐步改变种西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状况。
据张明方介绍,枯萎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如果同一地块连续几年种植西瓜,枯萎病将会越来越严重。以往都是通过水旱轮作,即种一茬西瓜后种3—5年水稻,减轻枯萎病的发生程度。因为葫芦抗枯萎病能力特别强,西瓜苗接在葫芦根上,相当于阻断了病菌上行的通道,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西瓜发病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西瓜不能连作的难题,同时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当然,西瓜与葫芦“联姻”还有许多讲究。张明方告诉记者,首先必须选择抗枯萎病较强的葫芦品种,同时还要考虑到嫁接后对西瓜品质的影响。接穗(西瓜)与砧木(葫芦)要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种植嫁接西瓜苗要获得高产高效,必须有一套优质、高效、安全的配套栽培技术,如增施有机肥,减少氮肥的使用,增施钾肥等。而且西瓜要九成熟以上才适宜采摘。
链接:
西瓜枯萎病俗称“死秧病”。发病初期,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慢慢枯死。西瓜枯萎病各个时期均可发生,以结果期发病最重。土壤含水量高、湿度大时发病也较重。该病主要以含菌土壤传播,重茬种植时土壤中病菌较多,病株率可达70%左右。防治西瓜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嫁接换根。
据有关专家介绍,农作物嫁接技术很久以前就在我国使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设施栽培的发展,西瓜嫁接成为其中的一项配套技术措施。嫁接时选用根系发达、抗病、抗寒、吸收力强的砧木,一是有效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二是提高植株耐低温能力,三是有利于克服连作障碍,四是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和能力,五是有利于提高产量。嫁接苗茎粗叶大,能抗病、抗逆、增产。嫁接方法主要有靠接法、插接法和劈接法等几种。
为了克服设施农业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的科技水平,今年国家投入7861万元,启动了“绿色环控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科技支撑项目。“西瓜‘嫁’葫芦——优质葫芦嫁接砧木品种的选育与利用”是国家科技部“绿色环控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科技支撑项目的内容之一。
2010年项目完成后,我国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将明显提高,可增加产值11.5亿元,产生经济效益4.5亿元。
玉环县干江镇湖山头村瓜农老陈说,他们的西瓜苗都是在1月上旬移栽的,那时天气寒冷,他们采用地膜、小棚加大棚的方法,进行科学防寒保温,由于管理得当,今年西瓜质量不错。图为瓜农们将西瓜以每公斤3.6元的好价钱卖给瓜贩。
吴达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