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林业

森林进城的“杭州模式”

  杭州作为我国唯一的“森林进城”样本城市,承担了欧盟亚洲保护生态环境项目,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市乡村互动”的城市森林建设“杭州模式”。
  一是坚持“三力合一”。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市民参与的“三力合一”建设格局。按照履行义务形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时间常年化的要求,完善组织机制,深化活动内涵,利用天目山森林博览会、杭州竹笋节等载体,持续开展“绿色文明进万家”和认建、认养、认育树木活动。广泛开展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爱鸟周等宣传活动,使杭州市的森林城市创建知晓率达到90%以上,支持率达到100%。
  二是坚持“三林共建”。围绕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城市森林体系建设要求,着力构建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体系。巩固和提升850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打造60万亩可持续利用的“东苗、西核、南榧、北竹”绿色产业格局,构建产品关联度高、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森林产业体系。新扩建杭新景(杭千)、杭徽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林面积3.7万亩,构筑城市森林景观大道。
  三是坚持“三网融合”。按照项目带动、统筹发展的要求,打造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的宜居城市。做好江、河、湖、溪、海“五水共导”的文章,让水网融入林网,依水建林,以林涵水。高标准新建交通干线、河道绿化带1206公里,其平均宽度在50米以上。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注重沿岸自然生态保护,水体沿岸绿化率达到96%以上。
  四是坚持“三位一体”。努力实现城市森林建设、保护、利用“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积极推进“数字绿化”工程,完善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森林灾害远程视频预警监控系统,提高灾害处置应急反应能力。依托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依法治绿。大力开发城市森林天然氧吧,实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的目标。免费开放西湖景区、市区公园,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