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360行,农家又添新行当

  本报记者 金 茹 实习生 郑洁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生产分工的日趋细化,一批新的行当近年来在我省农村应运而生。这不仅为农民兄弟进一步开拓了就业再就业门路,而且必将带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等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职业名称:看树先生
帮助客户找树种
  日前,长兴某园林公司需要一些直径12厘米以上的香樟树,他们找到该县泗安镇“看树先生”李幼清帮忙。没几天,李幼清就在各地找到不少符合公司要求的树,并拿回了树的照片和尺寸、价格等信息,供公司选择,成交后园林公司支付了李幼清每棵30元的中介费。“看树先生”实质上是找树先生。这些花农常年从事苗木生产,手中掌握着全国各地的苗木信息,他们为园林公司寻找合适的树种,收取一定的报酬。园林公司既省心又省事,不用花多大精力就找到了货源。“看树先生”的年收入一般在3万元左右。
  职业名称:沼气修理员
维修服务到农家
  不久前,松阳县叶村乡寺岭下村村民徐春法发现自家的沼具点火不灵,开关十分吃力,就一个电话打到村里的沼气服务站,修理员熊法本立即带着工具上门维修。看着重新点燃的灶头,徐春法松了一口气:“以前碰上问题不知道找哪位师傅解决,现在有了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松阳目前有沼气用户1万多户,应运而生的沼气修理员为后续服务解了难。这些修理员大都以兼职为主,白天在各处干活,晚上回到村里便去各家服务。现在,松阳已有200多人当上了沼气修理员,全县188个村都建立了沼气服务网点,为农民服务只收取成本费,有关部门每年按修理量的多少再给这些修理员相应的补助。
  职业名称:池塘清理工
清理池塘是专职
  日前,在永康市唐先镇岩渡里村,俞天新与同伴正在冲刷村里池塘的淤泥。“我们是专业的池塘清理工。如果有需要,可以打这个电话与我们联系。”俞天新非常“专业”地递上了名片,上面写着“专业洗塘”的广告词和联系方式。
  今年春节前,俞天新发现当地许多村庄的池塘都脏得不行,“水都成了绿色,又脏又臭”。于是,他联合几个朋友,购置清洗设备,成立了专业洗塘队,专门为各村清理池塘,村里则支付相应的费用。“现在我们已经洗了五六口塘,收入万把元。新农村建设既改善了我们生活环境,也让我们找到了新职业。”俞天新开心地说。
  职业名称:牛肉分级员
“火眼金睛”识牛肉
  杭州北站的家禽交易市场每天都有活牛交易,凭借交易双方的经验进行牛的毛重估价,但双方因估计不同常会出现误差。国家有关部门在向社会发布的近百个新职业中,赫然出现了牛肉分级员的新职业,就是从事牛肉质量、产量等级评定和活牛等级评估的人员。
  牛肉分级员不仅要给活牛评估,还需要凭一双“火眼金睛”,把全牛分割成上千个“零件”,划定不同的等级。据悉,同样是一头重500公斤的牛,屠宰后不经过分割只能卖6000元,经过分割后能卖到1.2万元左右。赵景献是我国第一位牛肉分级员,他的工资是其他员工的3倍。
  职业名称:花木养护员
“护花使者”代养花
  杭州市萧山城厢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园林绿化养护队目前有专业养护人员55人,服务领域延伸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公园、住宅小区和市政园林工程等40多家单位,养护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养护队根据养护面积收取养护费用。“养护队今年收入80多万元,利润能在10万元以上。”养护队负责人介绍说。
  随着花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不断扩大,在萧山还出现了一大批专职的“盆景盘扎师”、“植物雕塑家”等。
  【记者手记】 近期公布的我省统计年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浙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趋缓,转移率从2007年的2.1%降至0.8%。如何挖掘农村内部资源,帮助农民群众扩大就业再就业,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开发新的行当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从几年前大家熟悉的“庄稼医生”到现在的“看树先生”、“肥料配方师”、“植物雕塑员”等等,农村新职业显现出强劲活力和巨大潜力,值得引起大家关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