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浙江农能

我省将全面建设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

三大模式唱主角

  •   本报讯 (记者 曹明) 沼气池不产气了怎么办?沼气管道漏气了,找谁来修?随着农村沼气推广应用面的不断扩大,农民在使用和管理沼气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有些沼气工程(池)不能正常发挥效益。近日,记者从省农村能源办获悉,全省1357个乡镇设立农村能源技术推广服务组织的仅77个,只占5.6%。针对农村沼气后续服务滞后的现状,今年我省将全面建设农村后续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村沼气发展中重建设、轻服务的现象。
      据介绍,我省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将按照“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建立服务组织,为当地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用户提供服务。今年全省将建成沼气服务网点400个。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中,以下三种模式将唱主角。
    专业合作社模式
    该模式是由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沼气服务组织,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制订沼气合作社章程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如松阳县成立的家乐农村沼气合作社,由全县8个沼气技术骨干共同出资5万元,经工商登记许可后组建,按照区域划分,沼气合作社下设百意和石仓2个农村能源服务推广站,26个乡级服务网点和188个村级服务站,共有沼气生产工和技术辅导员200多人,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县所有的沼气项目村。加入沼气合作社的社员,一次性缴纳120元可免费享受15年的沼气后续服务,或每年缴纳25元会费就可免费享受一年的后续服务。截至目前沼气合作社已发展社员700余户。沼气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的上门检查走访等,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为用户提供“保姆式”的服务。用户在使用沼气时遇到故障,就可直接拨打村级沼气辅导员电话,一个工作日内解决,遇到大难题,沼气技术辅导员会与合作社联系,由合作社帮助解决。经一年多的运行,目前松阳县依托农村沼气合作社已为9000余户沼气用户解决沼气使用中出现的大小故障3000余次,为农户解除了后顾之忧。
    依托型服务模式
      该模式是依托当地农村能源推广机构建立的沼气后续服务组织。如海宁市新能源技术服务站,2001年配备7名工作人员,投资15万元,购置了交通车、吸粪车、专用清掏用车、泥浆泵、抽水泵等设备,组建了新能源服务中心。同时,各乡镇(街道)配备了沼气辅导员,形成了以市新能源服务中心为核心,乡镇沼气辅导员为支点的沼气服务网络。服务中心建起了全市沼气农户档案,包括用户姓名、地址、建池日期、池型大小、施工单位等信息;制定了收费标准,沼气池出料一次收100元,检查故障、维修或调换收取新配件费。服务中心平时以镇为单位进行巡查,发现“两池”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时解决。镇技术辅导员和用户可随时与服务中心联系,中心在接到报修、疏通请求24小时内派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在运作机制上,公司对建成一年之内的沼气池由施工组负责保修、设备保换;一年以上的沼气池维修按设备材料成本价收取,同时适当向农户收取服务费。
    市场化服务模式
      该模式是成立独立法人的公司,实行“有偿服务、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由集体或个人成立沼气服务企业,承接沼气池施工、维护、出料,沼肥施肥及配件供应等业务,为沼气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在硬件设施配置上由政府搭台,运作上采用“政府补一点,沼气用户出一点”的方式。如浙江龙游雄德生态农业公司,是由雄绿沼气工程有限公司、雄力工程安装技术服务公司、雄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组成,分别负责沼气建设工程施工、污水净化,水电安装,沼液、沼渣的再生利用、沼气配套设备维修、技术推广等事项,形成了完整的“三沼”综合利用的流水作业链条。
    技术人员上门服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