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主要途径

  江跃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县领导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武义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欠发达地区之一,在当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外出创业,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强化支撑,为农民增收提供财力支持。工业是武义经济的主导力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充分发挥中国电动工具制造业基地、中国旅游休闲产品出口基地、中国文教用品生产基地金字招牌效应,狠抓政策调整、工业投入、转型升级、市场拓展和服务提升,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财力支持和产业支撑。
  二是培育亮点,加快发展旅游业。充分依托武义温泉、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为抓手,加快发展以温泉生态为核心、以养生休闲为特色的旅游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完善农家乐扶持政策,加强农家乐特色村、特色点建设,规范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
  三是内部挖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继续抓好高山蔬菜、优质水果、食用菌、蚕桑、宣莲、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同时,突出有机和生态,着力做大做强茶叶、毛竹两大主导产业。充分依托“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武阳春雨”等公共品牌,以举办中国首届有机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做大茶叶产业;加强茶叶生产全过程监管,实施加工厂改造,提高茶叶品质。大力实施“兴林富民”工程,以建设省级竹子现代示范园区为载体,着力推进毛竹产业效益提升。启动实施《武义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加强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打造有机农产品品牌。
  四是加大帮扶,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按照“扩面、增量、提质”的思路,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块状经济,加快培育经纪人和加工户两支队伍,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来料加工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服务,帮助和扶持来料加工业与本地产业链配套,增强工业经济对农民群众增收的带动效应。
  五是激发活力,积极鼓励农民外出创业。积极发展“超市经济”,探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经营模式,提升武义超市竞争力。鼓励农民外出经营茶叶、发展珍珠养殖及食用菌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六是加强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和管理指导制度,结合县域产业需求,突出重点,加强劳动力中长期技能培训。结合部分企业开工不足的实际,积极引导和加强在岗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能力。
  七是扶贫帮困,继续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继续实施产业富民、转移就业等六大行动计划,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奔小康。集中精力做好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项目开发扶贫,开展村组扶贫开发互助基金试点。继续深化“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继续深化下山脱贫工作,加快下山脱贫示范小区建设。
  (作者系武义县委书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