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祥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近年来,安吉县坚持生态立县、突出工业强县、加快开放兴县战略不动摇,走出了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安吉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新时期新阶段,安吉县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产业等资源禀赋,以建设“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为总载体,全力推进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谋划差异化发展之路。必须扬生态之长,补工业之短,提开放之速,打造长三角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休闲经济先行区、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和创业与人居优选地,初步建立“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产业协调、发展潜力强劲,现代文明、生态文化活跃”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模式。
二、强化经济实力支撑,构筑可持续发展格局。必须在经济与生态、保护与建设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寻求突破口。围绕发展提速、经济提质和产业提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坚持“集中布局、集聚产业和集约发展”的原则,集中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即加快引进新兴产业,减少传统低小散项目,放大科技创新乘数效应,坚决淘汰消除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要加速形成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乡镇工业功能区为基础,村级工业孵化器为配套的工业平台体系。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的集约配置,健全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物医药、生态休闲、生命养老等绿色产业。要加强竹产业循环经济建设,加快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抓好主要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扶持资源再生产业。坚持以政策创新为先导,技术创新为支撑,制度创新为保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
三、放大环境魅力效应,整体提升创业人居品位。必须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人居环境。要加大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生态公益林、自然生态植被和生态敏感点的保护力度,实施土壤、矿山、河道等生态修复保护工程。要抓好城乡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河道流域与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狠抓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善农村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要深化生态创建,做活山水文章,建设一批有竞争力、有震撼力的精品,如生态湿地、国家级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特色示范乡镇(村)和特色行业污染治理精品示范区等。
四、激发文化活力元素,构筑全民共建共享局面。必须进一步挖掘、提炼和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生态文明的普遍认知和共同价值观。要建设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创设一批生态文明普及载体,推出一批生态文明理论成果,形成以农村环境改善为基础,以循环经济为核心,以竹文化、孝文化、邮驿文化、昌硕文化为导向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要广泛凝聚全民力量,形成全民共建共创生态文明的生动局面。要采取项目合作开发、技术联合攻关、基地示范建设、人才结对培养等形式,引进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培育开发各类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系安吉县委书记)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县领导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