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资源县的李传军6年前曾骑三轮车走中国。5月12日,他再次骑着三轮车从资源县城出发,并于6月4日抵达南宁。这一次,他带上了9岁的儿子,希望儿子能在旅途中增长见识、感受生活,因为他认为行万里路犹如读万卷书。
好汉再现当年勇
1970年出生的李传军,1999年至2003年间,曾独自骑一辆三轮车上路,行程4万多公里。2004年后,他和妻子到北京打工谋生,如今有一个9岁的儿子在北京上小学三年级。
今年4月,他从北京回到了资源县老家,开始全力写他的书稿《我骑三轮车走中国》。而留在北京上学的儿子,离开了父亲的监管后,变得更加贪玩。李传军决定带着儿子骑三轮车走一趟南宁,让他在这趟苦旅中感受生活,锻炼自己。他们从资源县出发,辗转近千公里,共走了24天。路上除了有亲戚朋友招待的住宿外,他们大约还有14天露宿在外。
父子两人的床铺就是三轮车。几块木板铺设成床,架起雨棚铺开棉被,父子俩刚好能躺下。李传军说,他搭的雨棚很结实,“下冰雹都不怕”,但有一次被子还是被淋湿过。那是一天晚上,因为儿子熟睡后踢被子,被子掉在地上后被雨水淋湿,父子俩因此盖了两晚的湿被子。
儿子的特别收获
6月8日,已在南宁休整了4天的李传军父子,开始计划返程。当天上午,笔者在南宁见到了这对父子,李传军身板结实、一脸黝黑,儿子李学海则一脸稚气,性格开朗大方。谈起一路上的经历,他不觉得辛苦。
李传军一直强调希望儿子在行万里路中增长见识,但当笔者问李学海一路走来有什么收获时,天真的他歪着头想了一下说:“有!我在草丛中方便时捡到了1块5角钱。”
等到孩子理解收获的真正含义后,李学海补充说,在路上他认识了蚂蟥是什么样子。原来,一天早上,他和父亲在田边洗脸刷牙时,看到一些蚂蟥。从来没见过这玩意的李学海,竟然去捉蚂蟥拿到手上玩,后来被咬伤。另外,他还认识了芒果和荔枝,并会区别龙眼和荔枝了。
李传军此番带儿子上路,几乎所有家人和亲朋都反对。理解丈夫良苦用心的妻子,只是叮嘱他要注意儿子的安全。因为他们骑行的三轮车和行李有100多公斤重,遇到上坡时,儿子就得搭手帮推车。三轮车上有条拉车的皮带,李传军说,这是专为儿子帮拉车时用的,他让孩子参与拉车的目的,是让他感受吃苦的滋味。
另类教育显父爱
尽管李传军处处小心,但还是遇到过险情。“六一”儿童节那天,父子二人行经一段正在施工的下坡路时,因为路面坑坑洼洼,三轮车突然颠簸,李学海被抛起后坠地。至今,李学海右胸前的伤痕还清晰可见。
李传军父子也有尴尬的遭遇,因为他们骑着三轮车,总有村民以为他们是移动售货摊,有的还以为是收破烂的,还追着父子俩问“要不要回收旧电视机”。对于他们长途骑行的行为,旁人大多表示不理解,但李传军自有见地,乐此不疲。
(摘自《南国早报》 卢大清/文2009年6月9日)
大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