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碧芳)今年因宏观经济不景气、农产品出口减少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形势较为严峻。记者从日前在上虞召开的全省农民培训转移工作现场会上获悉,我省将采取多种措施,狠抓农民就业创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优化服务 鼓励农民就业创业
创业是最好的就业。为鼓励农民创业,我省要求各地优化服务,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技术供给、业务辅导等方面对农民创业给予支持。同时落实和完善促进农民就业的政策,切实落实好城乡企业稳定岗位补贴、待岗培训补贴、下岗失业人员和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等政策,促进农民创业就业。
在政府、集体掌握的就业资源中将尽可能多地安排当地农民就业。如政府投资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将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多招收农民工就业,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技术要求不高、又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工程,会尽可能让当地农民来干。在村集体的物业管理、设施管护等方面,也要求挖掘潜力,安排更多的农民就业。
近日,我省已推出农民信箱就业信息专场,以利于及时将企业的用工需求与农民的就业需求相对接。
加强培训 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面对农民就业日趋多元化的趋势,我省将分类施教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对农村“两创”实用人才,省里将从今年起组织实施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的“百万农村‘两创’人才培训计划”,全面加强高质量的培训,计划全省每年培训10万人,形成创业带就业的好局面;对职业农民,推行“一业一训”的全程式、系统性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加快培育一批新型农业主体;对普通农村劳动力,按照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的要求,抓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对返乡农民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能素质,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再创业;对其余农村青壮年,鼓励其参加农学类学历教育,继续抓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增加文化课学习内容,提高受训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
拓展空间 多渠道就业创业
发展乡村旅游业、来料加工业、家庭工业和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好渠道。
近年来,乡村旅游以其回归自然又不乏时尚而深受城里人青睐,已成为农民就业创业的一条新路子。2008年全省农家乐经营户达1.5万户,营业收入近4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带动了8万多农民就业。我省要求各地要引导金融资本投资乡村旅游业,对农家乐等经营户,提供小额信贷支持,或实行整村打包,帮助经营户改善设施条件。同时,加强宣传促销,加大与城市社区的对接,引导居民到农家乐休闲消费。
现代农业也是就业创业的绝佳领域。我省将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活、生态、文化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今年重点抓好100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争取全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人数增加50万人,还将进一步利用低丘缓坡、海涂等资源,发展山地蔬菜、生态畜牧业等,今年全省要新增山地蔬菜10万亩。
发展来料加工业,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我省积极鼓励大中型企业将部分产品或生产环节向家庭扩散和延伸,提高特色块状经济的带动面和辐射面,大力培育和扶持来料加工经纪人、专业村、重点企业,从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相关链接
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
为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从今年起我省将组织实施“百万农村‘两创’人才培训计划”,每年培训农村“两创”实用人才10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主要以农村中的生产能手和乡村科技、文化、服务人员以及能工巧匠为培训对象,通过培训,提高其实用技能;农村创业人才培训,主要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领办者、行业协会带头人、家庭工业创办人、小企业经营业主、农家乐经营业主、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农村经营能人为培训对象,通过创业技能培训,带动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致富。
农村“两创”实用人才的培训,将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分别由省、市、县三级按项目管理的办法组织培训。省里将重点对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业主、省级农产品行业协会带头人、高星级农家乐经营业主等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开展专题性的研修提升培训。市、县两级重点对本级农村“两创”实用人才进行相应的提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