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了,总算是涨了!”近日,猪肉价格有所回升,让养猪户悬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下。
回顾猪肉行情:2008年至2009年间,条肉价格一度飙升至18元/公斤左右,也曾跌至9元/公斤左右。有养猪户说:“价格起伏不定,养猪行业就跟炒股票一样。”
近段时间,国家出台猪肉收储计划后,生猪价格闻声而涨,笼罩在养猪业顶上的“低价”阴云似乎正在逐渐消散……
从畜牧部门显示的数据看,被养猪业关注的猪粮比例(毛猪与猪粮的价格比值)目前已经超过5.9∶1,逐步接近6∶1。业界通常按照预算,比值达到6∶1,养猪户才可以摆脱亏本状态。而前两三个星期,这个比值只有5.7∶1。
半个月来肉价上涨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台州市畜牧局的郑卫兵这样分析:最近肉价回升与国家收储冻肉的政策有一定关系。国家出台猪肉收储计划后,在短期内吸收了市场剩余的供给,消化了一部分猪肉供应,使流通市场的猪肉供应量有所减少,一定程度促使了猪肉价格回升。
猪肉价格上涨,无疑给养猪业吹来一阵春风。不过,对于有一定市场经验的养猪户来说,猪粮、猪崽价格的提高,似乎预示着猪肉价格将迎来又一波反弹。
国家启动猪肉收储计划后,短期内吸收了市场剩余供给。“但是,这部分冻猪肉库存终究需要释放,一旦释放,肉价是不是又会马上回落?”不少养猪户心存这样的疑问。
这些年来,养猪业始终逃不出这样的怪圈:生产过剩—价格下跌—养猪户亏本—宰杀母猪—退出生产—养猪户减少—猪肉减少—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养猪户增加—猪肉增多—生产过剩。并且,喂猪的玉米等已经成为期货市场频繁炒作的对象,而这些,被养猪户视为养猪业的风向标。
对此,畜牧专家说,如果要长期养殖,养猪小户可考虑自繁自养的模式。也就是说,自己养殖种猪、培育小猪,以求降低一些外来成本的浮动,长期来看,还可降低养殖成本。(周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