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葡萄循环种植

  •   葡萄循环种植模式主要有根域限制栽培技术、雨水自动收集系统、滴灌设施、发酵池四个环节。
      1、根域限制栽培技术。亩栽葡萄苗10株,即每64平方米种植1株,根系生长范围第一年为0.5米*0.5米,第二年为1.5米*1.5米,第三年为3米*4.5米,以后根据葡萄长势确定根系生长范围,棚架高度为1.8米,采用短梢修剪。同时,根域限制种植模式可以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在一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渍化严重的地区建园。由于根系分布范围只有树冠面积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因此大量的空地可套种其他耐荫蔬菜或花卉,提高土地利用率。
      2、建造雨水收集系统,配备滴灌设施。根据葡萄园整体布局,修建排水沟、灌水沟和蓄水池,行成一个排灌方便、蓄水力强的雨水收集系统,同时配备滴灌设施,不仅提高了雨水使用率,还可节约了水资源。如需追肥,可将沼液稀释后进行滴灌施肥,既省工、又省肥。
      3、建发酵池,生产有机肥。修剪下来的葡萄枝条粉碎后,按4:6的比率与畜禽粪便充分搅拌,再加入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将桑枝转化成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
    (黄健儿)
    链接:
      嘉兴市秀洲区近年来采用葡萄循环种植模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据测算,采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每亩省工20工,按25元/工计算,每亩节本500元;通过滴灌施用沼液,每亩节省氮肥25公斤,每亩节本65元;通过葡萄枝条发酵生产有机肥,每亩节约饲料成本300元,三项合计,每亩可减少投入865元。同时,沼液、沼渣、葡萄枝条、雨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降本增效的目的,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