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仁庚
村庄一角
今天是党的88周岁生日。
连日来,江山市淤头镇永兴坞村的党员们心情无比激动,省委刚刚通报表彰的100个“五好”村党组织,永兴坞村名列其中,是江山市300余个村党支部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
曾几时,只要提起永兴坞村,十里八乡都摇头:进出村庄无道路,村民致富无门路,民事纠纷多、村民意见多,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两委缺乏凝聚力,村民缺乏新观念、口袋里缺钱花……到2002年,村民人均收入还不到3000元。可如今,这个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浙江省村庄绿化示范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级卫生先进村……一项项荣誉的取得,使永兴坞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离不开全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
强村富民 发展特色经济
永兴坞村于1996年由原来的永兴坞和上木山两村合并而来,合并后,村里的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问题成了首先要解决的大事。以缪顺朝为党支部书记的永兴坞党支部把村民富裕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永兴坞村全村近千人,有100多人在全国各地经营消防器材,是个远近闻名的消防专业村。他们立足本村特色,在巩固提高消防器材特色村的基础上,近年来大力引导村民种植白菇、清香梨等,发展特色农业。2006年,该村投资30万元,建成了年产500万袋的白菇基地,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在外地办企业的姜莉勇,创办了根根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生产模式。现在智能化的工厂可以全年生产、天天出菇,且可根据市场需求控制产量,预计今年可生产白菇200多万袋,产值600多万元。公司的创办不仅解决了村里30多个闲散劳力的就业问题,还提高了村民的种菇积极性,加快了该村白菇产业的发展。
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2000年,永兴坞村建成了250多亩的清香梨种植基地,并以入股分红的形式承包给18名村民生产经营,2002年,就收获了1.5万公斤清香梨。近年来,该村通过邀请专家指导、提高果农生产技术、加强市场营销等多种举措,打响了“永兴坞”清香梨品牌,现在该村已有清香梨种植户20多户,种植面积247亩,户均年收入仅此一项就增加1.5万元。
在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该村又对全村470亩土地进行标准化整理,按照田成方、水相通、路相连的格局进行了改造,确保了粮食生产这一“命根子工程”。除了帮助村民致富外,该村党支部还致力于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盘活260多亩荒山,调整200多亩宅基地、空闲地,改造老村等一系列举措,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夯实为民办实事的基础。如今,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都稳定在15万元以上。
幸福和谐 建设文明乡村
生产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了,村民腰包鼓了,对生活环境和文化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村党支部一班人又适时调整工作重心,致力于村庄的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和村民的文化生活,注重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首先搞好基础设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该村投资100多万元,硬化了村道3100多米,并对村道两旁进行绿化;投资100多万元对永兴坞溪进行综合治理,改造了莲心塘,使脏水、污水变成了活水、清水,还建起凉亭、小桥,并对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建起了卫生厕所,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如今,永兴坞己成为省级绿色生态村庄,走进永兴坞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宛如一幅江南画卷。其次创建特色文化,丰富文化生活。该村在村中心建起了一座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还组织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成立了体育队、唱戏班、腰鼓队,新建了科普画廊,开展了远程教育,建起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化素质。该村还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制订了“养老赡养协议”,建起了孝敬牌。凡60岁以上老人全部上牌,同时还要挂旗贴星,对子女满意的家庭挂红旗,不满意的挂黑旗,这一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凝聚民心 加强勤政廉政
该村党支部认识到要做好村里的工作,必须凝聚民心,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力量大。而要得民心,就要从一言一行做起,要干净干事,勤政廉政,才能取信于民、把群众团结起来。为此,该村党支部采取了两个要:一要率先垂范,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党员干部要做服务群众的模范,为此,该村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制度,在村部设立服务大厅,村民需要村“两委”提供的服务,都可以在大厅内一次性办理完成。其次是要做干净干事的模范,除了村“两委”干部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开诺廉,并将承诺书贴在村务公开栏上,接受群众监督外,还实行党员干部挂牌做事制度,对每位党员设岗定责,如绿化监督、卫生监督、财务监督等,并将岗位职责上墙公布,确保职责执行到位。二要规范程序,提升民主管理水平。规范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坚持村民代表公决制,坚持发展党员全程票决制,坚持村干部工资浮动评议制。建立健全村务财务管理制度,深化“村级财务双代理”工作,规范财务支出审批程序,将过去“一支笔”签批制度改为“多支笔”联审会签制度。全面实行工程公开招投标。每月月底,由村文书将本月的财务收支、各种村务事项、村“两委”决策等整理成文,在村务公开栏和江山信息网永兴坞版块中进行逐笔、逐条、逐项公布,接受全体村民和广大镇村干部的监督。
经过该村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努力,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238元,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谈到今后的打算,已担任8届村支部书记的缪顺朝说,要继续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尽自己的全力为村民谋福利。6月26日,村党支部又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到江西省婺源老区学习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的经验,大家满怀信心地说,要在强产业提升实力创富裕乡村、强环境提升魅力创美丽乡村、强文化提升活力创文明乡村、强服务提升合力创满意乡村、强素质提升民力创和谐乡村等五强五升上下功夫,把幸福乡村建设得更加美满。
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村党支部书记缪顺朝(右一)在了解低收入农户的生活情况升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