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参观了日本经济省办公楼里的“无菌蔬菜培养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被称为“小棚蔬菜”,设在一楼大厅一角落,约4平方米。小棚里,人行中间,两侧各有三层碧绿的“菜畦”,无土、无菌,靠营养液和灯光种菜。主人说,这里的蔬菜不用水洗,不用高温消毒,采摘下来,可直接食用。
看到这里,一个新奇的想法,突然涌现出来:明天,可不可以把“菜园”建在厨房里?
也许10年、5年,随着蔬菜栽培技术的普及,设备成本的降低,“菜园”建在厨房里,绝不只是科学幻想。我看到的这间“小棚蔬菜”的价格,仅仅比日本市场上的蔬菜贵50%,产业化为期不远。
我想象,那时候建筑设计师在每一家厨房旁设计一间两三平方米的“菜园”。每一位家庭主妇都可在自家厨房里种菜。再往下想:对于人口少吃菜不多的家庭,还可以把“菜园”设计成“菜箱”,就像现在城里人养热带鱼的水族箱样,放在厨房里,也可放在客厅里。在灯光的照耀下,看着红艳艳的西红柿,顶花带刺的黄瓜,不仅食用,还是一景呢。
那时,咱们不用上街买菜了。城里没有蔬菜市场,农村没有菜农了,就像电话发展了电报消亡了,数码照相兴起了胶片照片衰落了一样,几千年的蔬菜种植传统来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傅振国/文 2009年6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