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录取工作从7月2日起开始,各类招生诈骗非法活动也进入高发期。为此,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发布了不法分子最常见的五大陷阱,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
假借军校“委托招生”。不法分子冒充军官或者利用当地“线人”搞“游击战”,甚至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办假军校,声称掌握指标招收地方委培生,考生毕业后可成为部队干部,从而骗取钱财。
混淆文凭形式。一些骗子抓住考生或家长对高等教育形式不够熟悉的弱点,故意混淆远程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普通高考等文凭形式,以承诺按照普通全日制高校录取为幌子,声称只要肯花钱,无须参加入学考试就可获得国家承认学历,或可以提升学历层次等。
机动指标。不法分子利用考生热衷报考经济发达中心城市或名牌大学等心理,冒充高校招生人员或谎称有内部机动指标进行诱骗,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以帮助办理入学手续等为由收取巨额录取费。
自主招生、提前录取。不法分子冒用国家高校自主招生、提前录取等形式,在高考结束后,到处向低分段考生或者落榜生发放各种高校录取通知书,通过收取学费牟取暴利。
非法中介兜售录取通知书。这是所有高考招录诈骗中最恶劣、最简单、也最容易被识破的骗术。非法中介向考生及家人直接兜售假的高校录取通知书,每年都有不少家长上当受骗。 (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