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当相对湿度30%、气温达40℃时,或相对湿度50%、气温38℃时,人容易中暑,但实际上,湿度很高、气温不是太高时,也容易中暑,如湿度80%、气温31℃时,人会感到闷热难受,也会中暑。
在闷热天气下中暑被称为“热射病”,它是受外界热源的作用,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散发而导致的体内热蓄积,从而引起体温升高,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两类人群容易得“热射病”,一是在高温下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的年轻人;第二类就是老人、小孩、病人和酗酒者。在高湿闷热天气下,可采用以下措施,防止“热射病”发生。
一是保持自然通风,不要长时间呆在静止而封闭的汽车或房间里。多洗澡,经常擦拭身体,帮助汗水挥发。
二是多补充水分,不要等感到口干时才喝水。水要慢慢喝,切忌猛饮。喝新鲜的温开水,不要喝冰水或生水,也可以喝盐水。外出时,可备一些人丹、风油精等药品。
三是调整劳作时间。良好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当必须做户外活动时,最好选择清晨及黄昏的时候。尤其是老年人和孩子要减少活动,以免给身体增加负担。不论在户外从事什么活动,应该尽量放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