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陕西省在20个县(市、)区开展农机风险互助合作保险试点工作,参加风险互保的会员有6000多人,参保农机6000多台(套)。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保费收入达200多万元,前景看好。
据悉,农机风险互助合作保险以会员互助为基础,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政府鼓励、协会搭台、农民自愿、行业自保、专家管理、风险共担,把农机的安全生产监理、技术推广应用与事故损失补偿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服务保障模式。
农机互保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非盈利性的互助保险、低保费、低保障,改变了过去保险费用高等不利农民参保的局面。过去20多年参保率一直不到10%,现在由监理站、协会与保险公司协商,按照一台拖拉机60到90元办理交强险,参加保险的农机量多了,保险的成本低了,农民也省保费了。这样,既为逐步扩大互保创造了条件,又为拖拉机登记检验,加强安全管理铺平了道路。
其次,农机安全管理与农机互保密不可分。根据要求,参加互保的农机发生事故,要在互保查勘定损记录上写得明明白白,农民签字确认。通过这些出险报案和事故处理案卷,农机管理部门可以发现农机设计生产、安全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为改进、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第三,通过互保,当地农民可享受到优质的保险保障服务。该省把农机安全会员服务站建成服务农民的“农机4S店”,将互保、事故车辆维修、新型农机选购、零配件供应等统一由会员服务站搞起来,加强对机手的服务。
此外,鉴于目前互保处于起步阶段,业务规模小,费用基本由各级监理站垫付的情况。该省农机安全协会还积极申请财政补贴,调动农民参加互保的积极性,提高协会互保运营和损失的补助能力。
(马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