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编者按:每年7-9月,我省都会遭遇台风。编辑部一直计划在今年台风来之前,编辑一期防台特刊,供各地读者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但因其他任务忙而耽搁。这个星期一终于下决心,无论如何本周五前一定要编好,周六送到读者手里。就在大家忙于采编中,却传来了台风来临的消息。我们与台风赛跑,在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正逼近我省,来势汹汹之时,我们赶出了这期特刊。
当前,我们迎战“莫拉克”
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莫拉克”4日凌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强度逐渐增强,5日14时加强为台风,预计今天向浙江中部到福建北部沿海靠近,9日可能在这一带沿海登陆,对我省风雨影响时间较长。
据省气象局局长黎健介绍,“莫拉克”台风具有强度逐渐增强、云系范围较大、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双台风环流形势等四个特点。针对“莫拉克”台风的特点,加上我省前期降雨量较大,比常年同期偏多86%,水库河网水位较高,太湖水位超警戒,可能会面临狂风、暴雨、大潮“三碰头”的恶劣防台防汛形势,还可能引发风暴潮、暴雨洪涝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为迎战“莫拉克”,我省上下严阵以待。省委、省政府对“莫拉克”防范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7日下午亲赴省防指坐镇指挥。他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指挥到位、措施到位,把防台抗台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紧急任务来抓。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防台抗台,以“不死人,少伤人”为目标,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面做好防台、避险和抗灾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此造成的灾害损失。省防指指挥、副省长茅临生多次主持会商分析会,研究部署防御工作。
省防指5日下午就对“莫拉克”台风的防御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6日上午,省防指启动了防台三级应急响应,并于7日下午将应急响应级别提高到二级,全面开展各项防台工作。省水利、农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也纷纷对“莫拉克”防御工作进行部署。温州、台州、舟山等地20个市(县)6日早间纷纷发布台风报告,提醒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及早准备,及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丽水、金华、绍兴、湖州等地也纷纷启动应急预案,对“莫拉克”防御工作进行部署。
一张严密的防台大网已在全省铺开,虽然台风无情,但只要我们科学应对,一定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今年,防台形势严峻
今年以来,在西太平洋上已经生成了8个台风,除6月22日在福建晋江登陆的今年第3号台风“莲花”对我省稍有影响外,其它台风均未对我省造成明显影响。而据专家分析,第8号台风“莫拉克”,可能成为今年第一个登陆或严重影响浙江的台风,考验刚刚开始。
省气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资料分析,今年我省仍属气象灾害偏重年份,预计将有3个以上台风影响我省,而且通过气象分析,今年浙北遭遇台风的概率较大,防台抗灾形势总体严峻。
而从天气趋势看,今年极端性天气事件将增多。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根据水文规律,今年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
防范,不仅只是台风
我省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过渡地带,加上地形起伏较大,同时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影响,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除破坏性地震,台风、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干旱、寒潮大雪、冰雹、雷击、沿海大风、低温冷害、大雾、滑坡、泥石流等近20种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对我省造成严重影响,每年给我省带来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总量的2%左右。去年,我省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16起,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8万元。
为规范对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在灾害发生前后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省在全国较早开展了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2006年4月22日,省政府发布了《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7件关于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从省到市、县、乡镇,涵盖台风、梅汛等领域的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