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浙江畜牧兽医

天 台 养猪迈向“四化”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天台县以我省实施温台丽生猪项目为契机,大力推行“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的畜牧业发展模式,逐渐改变了过去养殖规模小、散户多、生产水平低、设施简陋、养殖环境差、组织化程度低等局面,畜牧业正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组织化方向发展,有效破解了发展瓶颈,产业逐步转型升级。
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型升级
  通过国家、省项目的支持,该县部分养殖场建设了标准化栏舍和配套限位栏、保育栏、产床等先进生产设施,大大提升了生猪养殖质量,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例如该县老丁养殖场,原来栏舍简陋,设施现代化程度低,生猪存活率低、品质差,严重制约了养殖场的发展。2008年,该场获得省立项,新建标准化栏舍1030平方米,配套限位栏等现代化设施24套,大大提高了生猪存活率和品质,仔猪存活率从原先的89%提高到98%,产仔数也从平均9头提高到10.2头,并降低了疫病风险,每头生猪增加经济效益50元。
  在项目带动下,该县近年来新(扩)建标准化猪舍1.8万平方米,全县新(扩)建母猪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24个,其中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场18个,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6个,规模化程度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向生态化、环保型养殖转型升级
  生态环保型养猪业发展,在天台县最典型的当属该县三州乡。在省项目支持下,该乡润顺养殖场扩建项目采用“清洁生产”理念,污水通过蔬菜地、茶园、笋竹山消纳,同时以农作物作为生猪饲料或辅料,真正做到了农牧结合、生态处理、循环利用。
  在该项目的示范带动下,该乡群众养猪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该乡母猪存栏20头以上的规模场已发展到27家,每个场都配套了茶园、果园、竹园、山林地等100多亩,部分有实力的业主还在茶、果山上建起了农家乐休闲山庄,成为天台县生态畜牧业一道靓丽的风景。
向组织化、合作化养殖转型升级
  一家一户单独饲养,由于信息渠道不畅,生产盲目性大,销路不稳定,收入就无保障。在项目促进下,该县部分养殖户开始通过合作的方式,把分散的资源联合起来,走合作化之路。
  如该县平桥镇山头庞村,养猪是该村传统产业,但以前各户养殖规模小,规划不合理,污水乱排放,销路也不稳定,养殖积极性不高。2008年,该村在天台农夫生猪合作社带领下,实施了天台农夫生猪合作社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大大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户饲养积极性。现已带动合作社社员及周边养猪户100多户,年可出栏生猪3000多头,产值达到300万元。 (田 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