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人物写真

带着对新合乡群众的无限眷恋,带着对妻子的无限爱恋,带着对女儿的无限关爱,你走了。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气盖山河的豪言壮语,但是你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倾尽全力服务百姓,成为新时期优秀基层干部的代表。青山不老,山河依旧,钟伟良,你的英名与青山同在。

你用生命,书写了火红的青春

——追记桐庐县新合乡副乡长钟伟良

  本报记者 葛勇进 通讯员 程大鹏
钟伟良生平:
  钟伟良,男,畲族,1972年8月出生,199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12月至1993年12月,在武警江苏省连云港边防检查站服役。退役后,先后担任桐庐县西金坞村党支部书记、桐庐县新合乡党政办主任。2008年12月至2009年8月13日,任新合乡副乡长。8月13日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牺牲。桐庐县委、杭州市委先后追授钟伟良同志为桐庐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和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荣誉称号。9月7日,省委追授钟伟良同志为省优秀共产党员、省模范乡长荣誉称号。
  8月13日晚,罕见暴雨袭击桐庐县,观测站3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91毫米。地处群山深处的新合乡暴雨如注,山洪突发。你放心不下住在危旧房中的农户,和乡长陈柱平一道连夜驱车赶往抢险救灾一线。晚11时30分左右,车行至20省道富春江镇芦茨村段时,突遇道路塌方,瞬间坠入水位暴涨、水流湍急的芦茨溪中。你来不及和你牵挂的百姓道一声别,就匆匆地走了。
  你的生命轨迹,在抗击台风“莫拉克”的日夜里,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山洪咆哮中,你铸造了一座丰碑
  从8月8日开始,连续暴雨造成新合乡大范围山洪暴发,水库水位已达历史高位,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新合乡党委副书记朱红亮清楚地记得,在齐腰深的水中,是你带领党员干部们一边拿着高音喇叭,指挥群众向高处转移,一边挨家挨户敲门查看,生怕漏下一个人。
  今年80岁的村民阮兴法不会忘记,那天夜里,是你冒雨冲到他家,把他们一家人从危房中劝了出来,不久,身后的危房便轰然倒塌。
  凌晨2点多,当村民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时,你已浑身是泥,嗓子也嘶哑得说不出话来。
  雨一直在下。
  持续的降水,犹如警报,让你无法停歇。8月9日一大早,你抹了把脸,便喊上乡干部汪樟春一起到松山村检查抗台准备工作。水库、危房、山坞小溪边的堤坝一个都不放过,你都要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
  入夜,大暴雨再次袭击松山村,你和村干部再次巡查松山溪几公里长的防洪大堤是否安全、村中的小溪是否出现险情、沿山脚的农户家是否进水、危房户的房屋是否有倒塌的危险……直到10日凌晨4点多,你才回到村办公楼会议室。
  10日凌晨5点10分,当松山村村民钟文堂赶到村前防洪堤,了解暴雨是否带来险情时,却看到你双眼布满血丝,早已站在坝口指挥。他知道你这一夜根本没息过,始终关注着雨情。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你的身影。8月13日晚,狂暴的雨魔再次袭来,桐庐大范围出现了特大暴雨,县观测站3小时最大降雨量达到191毫米,一时间大雨倾盆、溪流暴涨。
  下这么大的雨,住在危房里的村民肯定不安全,后果不堪设想。容不得片刻喘息,刚回家的你,拿上一件换洗衣服便和乡长陈柱平一起乘车赶往新合乡,消失在滂沱大雨中。
  一路上,你的脸上写满了担心和焦虑,你不时用电话了解最新汛情。
  黑暗中,雪白的车灯穿透雨幕,投射到路边的岩石上,发出冷冷的光。突然,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在20省道芦茨段,一条60余米长的塌方将汽车一口吞了下去。汽车被泥石裹夹着坠入水位暴涨的芦茨溪中。那一瞬间,你和陈柱平乡长还来不及反应,便被咆哮的洪流吞没了……
修路种竹,你开启了村民的致富之门
  这一瞬间见证了一个英雄,但英雄不是瞬间造就的。
  你出生在桐庐县莪山乡一个普通畲民家庭,来到这个世上只有短短37个春秋,风华正茂。“正直、善良、热心肠”是乡亲们对你的评价。无论是上学、当兵,还是退役后回乡工作,你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战友眼中的好兄弟、村民眼中的好支书、同事眼中的好干部。
  得知你遇险的消息后,莪山畲族乡西金坞村的父老乡亲始终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他们不相信,面带笑容、热情似火的你,不可能如此仓促地离他们而去。
  他们不会忘记:2002年3月,当你走马上任西金坞村党支部书记时,这个只有500多人的小村庄,是全乡最穷的一个村,人均收入仅有3000多元。面对增收无路、愁眉苦脸的村民,你比谁都急。
  村里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一到下雨天根本无法行走。要致富先修路,你和村干部决定给村民修一条致富路。村里没钱,你便和村干部一起凑了10万元,尽管自己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好,但你又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了3万元。
  为了修好这条通往外界的路,你有多少个夜晚没合眼。村民们记得:工程遇到麻烦了,你亲自去现场商量解决办法;村民提出意见了,你又亲自上门做思想工作;工程资金短缺了,你想方设法去解决。就这样,没过多久,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修通了,村民们笑了。然而,直到殉职,你欠信用社的贷款还有2000多元未还上。
  公路通了,但村民的“致富之路”仍未通。于是,你又从当地实际出发,让村民养土鸡。尽管村民们一时难以接受,但你不气馁,隔三差五坐到村民家里,挨家挨户地动员,介绍附近养土鸡致富的典型。如今,村里的土鸡养殖渐成规模,不少养殖户也富了起来,村民们发展经济的观念悄然转变。
  发展高节竹,是你带领村民致富的又一杰作。刚开始,守着一亩三分田的村民都不愿种高节竹,你又是一个一个地上门劝说,向他们宣传高节竹的特性和市场行情,最终说服了村民。如今,村里近200亩高节竹成了村民们的“山上银行”,每年为村民带来数十万元收入。村民徐小良家的一亩七分高节竹,一年为家里增收6000多元。说起这些,徐小良满含热泪地说,能有这样的收益,多亏了你当初的劝导。
  你可知道,当村民雷金标夫妇听说你出事了,两腿都发软了。他们忘不了你的那股“倔强劲”,为了他们养羊,你三番五次跑到县城,向技术人员请教,去新华书店买书送给他们。他们养的羊从10只起步,到如今年出栏300多只,年纯收入3万多元,不仅解决了他家的生活来源问题,还让两个小孩上大学的学费有了着落。
从打工仔到副乡长,你书写了无悔的青春
  时钟回拨到1990年12月。那年,你如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连云港边防检查站的一名战士。入伍后,你发奋学习,刻苦训练,多次受嘉奖,还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你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必须甘愿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我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1993年退伍后,你在杭打工期间,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浙江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夜大学习,并取得了大专学历。妻子顾红亚哭着说:“伟良这辈子就爱学习、爱工作,他把工作看得比家还重。”在妻子眼里,你不仅是个好丈夫,更是个出色的好干部。
  之后,好学、上进的你,又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公务员。那时,当周围很多人得知你要考公务员时,都不理解地说,你已是村干部,何必要求那么高,公务员是大学生考的。但天生不服输的你并没有放弃。事实也证明,你确实把许多大学生都比了下去。
  你的勤奋好学,让妻子永远忘不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你都要看书学习,家里买了电脑后,你下班回到家还要用电脑写材料到深夜。有好多次,当妻子加夜班回家时,你还在电脑前赶写材料。
  从打工仔到公务员,再走上副乡长领导岗位,你以自己的勤奋好学,书写了一段无悔的青春。
一个约定,只有等你来生才能兑现
  你一直塑造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把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化作自觉的行动。
  在同事眼中,你是个男子汉,性格豪爽,为人真诚,一副热心肠,为失学儿童、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以及部队和单位组织的献血行动,你从不落下。
  你虽然已是一名副乡长,但每月的工资却不高,妻子在横村镇的一家针织厂打工,年收入仅1万多元。你和妻子不仅要抚养女儿,还要照顾没有退休工资的父母,家庭条件一直较困难。直到现在,一家人还住在横村镇粮管所一套60多平方米的破旧房屋里,由于是顶楼,每当下大雨,屋内就会漏水。客厅里,吃饭的桌子坏了一条腿,就用硬纸板垫着。可你从来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每天,你要从横村骑摩托车到桐庐,再乘车去新合上下班。
  你很节俭,这些年来,你都没买过名贵的衣服。尽管你有不少有钱的朋友,但你从不跟人家攀比,不慕虚荣。每年的大年初一,你都要到丈母娘家拜年,给两个老人发红包。他们不忍心拿,你硬要塞给他们。
  结婚后,你一直想在桐庐安个家,已想了好多年了,妻子几次催你在桐庐买套房子,但你总说再看看,家里的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今年上半年,你还多次和妻子说起,如果能贷款就在桐庐买套房,但由于之前的那笔贷款尚未还清,你无法用公积金贷款买房。谁知,这一拖,竟成了你永远的遗憾。
  今年是你和妻子结婚10周年,你说过,要和妻子好好庆祝一番,并给她一个惊喜。可这个约定,只有你的来生才能兑现了……
  带着对新合乡群众的无限眷恋,带着对妻子的无限爱恋,带着对女儿的无限关爱,你走了。但是无论你走到哪里,人们都在呼唤着你、思念着你。
  青山不老,山河依旧,你的英名与青山同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