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市场扫描

市场作引擎农家好种茭

新昌回山茭白批发市场日均交易额达百万元

  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新昌回山镇宅下丁村村头的茭白市场内已是人头攒动。来自四面八方的茭农争先恐后地与贩销商们商谈价钱,包装工、搬运工、过磅工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成百上千袋的茭白被运出市场,装上等在门口的大卡车,发往周边各大城市。每逢茭白旺产期,在新昌的回山茭白批发市场总能看到这样热闹的场景。
  回山茭白批发市场建成于2002年初,占地7亩,拥有80个摊位和500立方米的保鲜水池。自投入运行以来,市场交易一直非常火爆,目前年交易量达4万余吨,日均交易额达100万元。
  市场交易的火爆缘自这里独特的产区优势。回山镇地处新昌南部山区,海拔在500-900米之间,空气湿润,日夜温差大,出产的茭白肉质鲜嫩,口味清甜,深受城市居民的青睐。随着茭白需求量和价格的一路飙升,农民种茭积极性大大提高,目前,茭白种植已扩展到周围的双彩、儒岙等6个镇(乡),面积达2.5万亩,产量4万多吨,茭白已成为新昌继茶叶之后的第二大农业产业,也吸引了宁波、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蔬菜商人纷至沓来。
  市场的兴旺让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村民丁德均,近年来应用绿色无公害高山茭白种植技术,在自家的2.7亩茭田田头全部安装上高效杀虫灯,用灯光诱杀害虫,并积极探索茭鸭共育等新型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由于他种植的茭白无污染,价格也比别人高出很多。目前,他两季茭白已经卖了近两万元,加上第三季,亩收入有望突破万元。
  茭白市场的兴旺也催生了不少茭白种植大户。村民梅新福,原有3亩茭白田,今年又到邻村租了3亩,收入翻了一番,现已进账了3万多元。像梅新福这样通过租田成为茭白种植大户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们还自发组成茭白协会,开展技术培训,交流生产管理经验。“茭白市场为茭农架起了一座‘金桥’。”宅下丁村委会主任杨大力告诉笔者,单茭白一项,宅下丁村村民人均收入就达37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目前该市场又合资建起了一座冷藏量达60万公斤的冷库,市场负责人说,将茭白冷藏3个月后,再反季销售,价格可以提高四五倍。 (张君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