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励精图治再创浙江农业新辉煌

  浙江省农业厅厅长 孙景淼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勤劳智慧、奋发图强的浙江农民,以创业创新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胆略,创造和改变着浙江农业的历史,走出了一条富有时代特征和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农业生产实现了从以粮为纲向多种经营进而向农林牧副渔各业协调发展的历史跨越,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进而向丰年有余的历史跨越,农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向基本小康进而向更加宽裕的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2008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农业总产值由14亿元(按当年价计算)提高到1780亿元,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由190元提高到267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7元提高到9258元,分别增长127倍、141倍和196倍。
  60年来浙江农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既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建设现代农业积累了有益经验,为新时期浙江农业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始终把尊重农民创造、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前提条件。尊重农民群众的主力军地位,注重把保护好、调动好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培养农民创业才干,保护农民劳动成果,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潜能,在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创新中实现农业全面发展。
  ——始终把顺应发展要求、创新发展理念作为基本要求。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准确把握不同时期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理念,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一优两高"农业、效益农业进而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变。
  ——始终把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内源动力。主动把握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大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以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先导,着力消除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和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土地经营制度、农产品流通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跨出浙江发展浙江,实现了从区域封锁、部门垄断的自给自足农业向全方面、多层面的开放型市场农业转变。
  ——始终把强化基础地位、推进统筹发展作为根本方法。坚持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不动摇,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区域和内外等关系,自觉遵循“两个趋向”基本规律,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工作方针,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注重在统筹发展中加强农业,注重在对外开放中保护农业,实现了农业从独立的产业部门向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的格局转变。
  回顾60年来浙江农业的发展历程,成绩可歌可泣、令人鼓舞。展望新时期的浙江农业,既面临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历史机遇,又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始终立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这一主旋律,以深化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培育新型主体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完善基础设施为保障,以创新管理服务为动力,着力推动发展理念从注重面积、数量扩张向品质、效益提升转变,增长方式从依靠资源消耗、物质投入向注重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经营管理创新转变,农业功能从以生产功能为主导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功能融合转变,着力构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努力推动浙江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