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民间专利转化之路难走

  70岁的大连残疾老人张运茂用了10年时间研制防雨、防晒又可以折叠后当扇子的“无把伞”。如今,张运茂梦想着有一天能建立自己的“无把伞”厂,但产业化之路显然并不好走。
  宁夏青铜峡市的蔡云飞研发了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保健被。2008年9月,拿着申请到的国家专利,蔡云飞投资开设了青铜峡市颖飞保健被服厂,希望以功能独特的新型保健被打开宁夏市场。然而,直到今年6月份,保健被在宁夏商场没有卖出一条。
  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累计受理专利申请485.4万件,其中发明162.3万件。然而,目前我国拥有的专利技术转化率不足1%。
  专利技术成果的闲置显然是一种资源浪费。对此,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王瑜表示,要广泛建立产权交易中心或交易平台,在专利权人和专利使用人之间建立桥梁,要引进技术风险投资,还要扶持技术、评估、法律等多方面的专业辅助中介机构,进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摘自《工人日报》 蒋菡/文2009年9月3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