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金华华东农交会特刊

婺州特产添风采

——访金华市副市长蔡健

  •   近年来,金华市十分注重培育特色农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农交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七届金华·华东农交会开幕在即,在这些“主角”即将再次闪亮登场之际,记者日前专访了本届农交会组委会副主任、金华市副市长蔡健,走近精彩纷呈的金华特色农业。
      记者:蔡副市长,您好!金华农业很有特色,历届金华·华东农交会上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金华特色农产品,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金华市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情况?
      蔡健:金华市有着独特的丘陵盆地地形结构,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起伏的地貌结构和立体式的气候条件,为孕育众多名特优新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近年来,我市各地十分注重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涌现了香菇、中药材、桃形李、茶叶、杨梅、佛手、白桃、葡萄和草莓等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初步形成了八大农业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带相对集中,资源优势日渐明显,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保障我市农产品市场供给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中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积极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00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多,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提高,带动能力增强,推动了金华农业由分散经营走向规模化经营。
      二是大力推行标准化,培育农产品品牌。仅去年,我市就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39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累计已达95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76只,总数已达480只;新增绿色有机食品20只,累计达115只。全市推行农业标准化面积达到170万亩,建成水果标准化基地22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29万亩(其中,有机茶基地5.4万亩)。全市设施农业面积突破10万亩,市区新建了18个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三是积极完善销售网络,提升农产品营销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仙桥花木城、义乌农贸城、金华粮食批发市场、磐安特产城、浙江中药材市场、浙中木材市场等重点综合市场或专业市场为骨干的市场销售网络,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等为主体的营销骨干队伍建设也初见成效,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我们还连续举办了六届华东农交会、四届金华精品水果展示会、六届中国花卉苗木交易会,为更多的金华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走出金华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四是积极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提升科技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我市现有市级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36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23家,组建了省市农业科研中心18家,先后组建了磐安中药材、武义有机茶、金华猪、东阳香榧和金华奶业等5个省级农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共有民营科技企业300多家,建成了130多个种子种苗基地和一批示范园区,大幅度提高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应用能力。
      记者:刚才您提到金华已培育形成八大农业主导产业,请给我们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蔡健: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生猪和肉制品、奶牛乳品、水果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花卉苗木、特种水产八大农业主导产业,除水果蔬菜、油料产业外,其他产业产值均居全省前四位,其中,奶牛乳品和中药材居全省首位。
      我市养猪历史悠久,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又把生猪和肉制品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去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49亿元,生猪饲养量373.8万头,肉类产品总产量21.2万吨;有万头以上猪场22个,每年供沪、港活猪30万头。另外,全市还有火腿加工企业128家,年加工销售火腿400多万只,其中出口20多万只。
      从奶牛乳品产业来看,我市是“南方奶牛之乡”,农民饲养奶牛起步早,基础条件较好,已形成了从奶牛品种改良、饲养管理、乳制品加工到产品包装销售的较为完整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全市奶牛存栏3万头,占全省奶牛存栏的一半,年鲜奶产量10万吨,涌现了金华佳乐乳业、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被誉为“中国南方奶牛基地”。
      水果和蔬菜近年来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去年,全市种植蔬菜瓜果67.16万亩,产值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小流域和小气候,我市的小水果都很有特色;蔬菜品种也很丰富,去年种植面积19.39万亩,有加工出口企业40多家,年加工能力20万吨。
      从花卉苗木产业来看,我市是省内最大的花卉苗木特色基地之一,地方特色明显,佛手、茶花、兰花、绿化乔木、移栽大树、园艺资材等在全省独树一帜。全市目前有花木面积15万亩,年销售收入8亿元,从业人员达12万人。
      中药材和食用菌是我市最具特色的地方传统产业之一,是部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磐安、东阳一带种植药材历史悠久,是“浙八味”的主产区,全市有中药材面积10.2万亩,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天麻的产量居全国之首。全市年种植香菇、平菇、木耳等食用菌9000万袋,年产量9.3万吨,磐安香菇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香菇之乡”。
      茶叶也是我市重要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去年茶园面积达到36.23万亩,全年产茶21780吨,总产值8.02亿元,分别居全省第四、第三和第四位。近年来,我市以发展名茶和有机茶为突破口,改造老茶园,更新品种,创立品牌,浙江有机茶,金华“三分天下有其一”,目前全市有机茶颁证面积达6.02万亩,名茶产量超7000吨,武义县被认定为“中国有机茶之乡”,磐安县被授予“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武义县的“武阳春雨”茶还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
      金华素有浙江第二粮仓之称,粮油种植是我市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去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30.6万亩,总产量88.5万吨,均创近年来历史新高,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群飞模式”位列全省农业创业创新十大典范之首。油菜也是我市大宗农作物,去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34.4万亩,总产量3.8万吨。
      记者:您的这番介绍,使我们对金华的特色农业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接下来,给我们介绍一些金华的特色农产品吧。
      蔡健:千百年来,金华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培育了别具一格的农业名特产品:金佛手被视为花果珍品,茉莉花茶香飘万里,道地药材享誉九州,义乌南枣、武义宣莲、东白春芽、婺州举岩都曾被列为贡品。金华的农业名特产,可谓琳琅满目,为婺州增添了不少神韵和风采。本届农交会马上就要开幕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金华名特优新农产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