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 茹 见习记者 陈鎏琰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省首届瓜菜种业交流会已在日前落幕,会上透出的信息让我们信心百倍。浙江的种业品种在创新,品牌在成长。在种业的引领下,浙江的土地上一定会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自主品种风生水起
亮点:在省级现代农业创新园里,浙江自主培育的“茄88-2”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兴趣,前来参观的国内外500多位代表把创新园里栽种的茄子样本一摘而空。天津绿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茄子卖相好、产量高,想带回去好好研究一下。
农业的源头在哪里?种子。2000年,我省从国外引进花椰菜品种,启动了青花菜产业的发展;2001年从省外引进的“早佳”西瓜,造就了如今闻名全国的温岭“麒麟”西瓜。
近几年,浙江在蔬果的育种方面狠下功夫,“十五”期间总投入13308万元,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47个、瓜果菜工厂化育苗中心1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2个,引进选育了“绿豇1号”、“金茭1号”、“晓春”等一大批瓜菜优良品种,其中,已有不少品种被外省“相中”,在当地安家落户。
自主品牌的勃发为农民带来了成倍的效益。“引茄一号”、“浙茄28”都是我省自主培育的茄子新品种,今年,余姚鹿亭乡白鹿村高山蔬菜基地里,村民们试种的70亩“引茄一号”喜获丰收,亩收入预计可达6000元。
在参观辣椒大棚时,记者遇上了萧山农民高关林,“听说这次种业交流会上有不少省内培育的新品种,就来看看。”高关林笑着说,他所在的长红村是萧山蔬菜示范基地,全村有400多个大棚近150亩地,主要有辣椒、甜椒、玉米和花菜等。高关林告诉记者,随着人们对蔬菜要求的提升,种植蔬菜还要注重卖相、营养价值等等,因此,他们必须加快品种更新,找到更优秀的品种。“勿忘农”是目前我省最大的科研型种业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30多个,西瓜品种“小芳”、“丽芳”,南瓜品种“翠栗”系列,蚕豆品种“双绿5号”等都已在江苏、安徽、江西和上海等周边省(市)广泛推广。“只要种质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并能不断育出新的品种,就能牢牢掌握未来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公司负责人说。
推广体制推陈出新
亮点:本届瓜菜种业交流会上,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优良品种现场种植展示。据悉,两个月前,主办方就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优良品种,最后选定350个在省现代农业创新园种植,基本包括了市面上能见到的所有瓜菜种类。
一进入省现代农业创新园,一片绿色海洋映入眼帘。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在创新园的1500亩种植展示区里,仅辣椒就有30多个品种,还有花菜33种、甜瓜27种、芹菜3种、南瓜3种、茄子14种等。
展示示范体系薄弱是制约我省种业发展的一大因素,种子经营者以展示自己的经营品种为主,而蔬菜生产者对新品种的感知度和认识水平较低。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种业交流会上,省农业厅提出打造“1+N”主推品种展示示范平台,即以省现代农业创新园为核心,以全省主要蔬菜产业带的优势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为辅,如嘉善的茄子、秀州的西甜瓜、莲都的豇豆、黄岩的番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核心区、优势区两级展示平台和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展示示范体系。
在玉米示范田里,北京金农科种子公司的刘瑞生经理掰下几棒玉米,笑着说:“这是我们公司的新品种,拿回去给我们的客户看看。”金农公司的种植和加工基地之前主要集中在东北,正打算在南方成立专门的种植示范基地,把市场向南拓展,“听说主办方在征集展示示范品种,我们就赶紧报名了,这样的展示好机会怎么能放过!”
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志泉表示,今后,我省将充分利用五级农技推广体系,加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加快全省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心所欲”目标所在
亮点:省瓜菜种业交流会上,“抗热青菜”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种青菜不仅在35℃以上的高温还能生长,而且生长迅速,叶色碧绿。它的选育成功,让人们在炎炎夏日也能吃到新鲜可口的青菜。
“随心所欲”可能只是个理想主义的想法,但在种业领域,人们正努力地向它一步步迈进。
在种业交流会上,记者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要跟着市场走,跟着消费者的需求走”。被采访的客商都表示,根据消费者需求来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是各家育种单位今后的主攻方向。
据悉,此次宁波推出的“耐热青菜”甬青1号和3号,整整经过了10多年的努力选育,目前已在该市镇海等基地进行了示范与展示,反响十分热烈。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我省新品种的培育主要由科研院校承担开展,由于与生产推广部门分属两个体系运行,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种业体制改革完成后,种子企业开始成为种子研发的主体,这为种业发展带来了新突破。
目前,我省蔬菜种业发展中带有突破性的新品种少,引进和创新能力弱的特点也十分突出,因此,如何把我省的种子企业真正培育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良品种研发和推广的主体,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还得要强化种子是产业的观念,要围绕农业转型升级,以推进种子产业发展和保障良种有效供给为目标,更好地发挥种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努力做好“引导、扶持、规范、服务”这四篇文章,帮助种子企业练好内功,构建吸引各类主体参与的种子创业孵化器,形成研发、推广、经营紧密联系机制,设立主推品种财政补助机制,走合作育种和自主育种相结合的路子,树立品牌经营理念,提高品种创新能力,增强种业发展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