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人物写真

三雄四像

—绍兴县柯岩街道基层党员先进性素描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中,绍兴县柯岩街道涌现了一批心系群众、敬业奉献、争先创优的优秀共产党员,其中有全国缴纳“特殊党费”第一人祁友富,50年省吃俭用留存党费专项资金的老党员夏宝根,珍藏30多年入党申请书的预备党员祁叶根……他们犹如一幅群雕,在党员群众心中铸起一座座熠熠生辉、永不磨灭的丰碑,烙下新时期共产党人质朴、伟岸、博爱的高大形象。
“忠”之像
  “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恳请组织批准我转为正式党员……”今年10月8日中午,柯岩街道索密克公司销售服务部副部长、预备党员祁叶根在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提出了人生最后一个心愿。
  “人一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但不能有理想和信念的缺憾。”这是祁叶根常说的一句话。为加入中国共产党,祁叶根奋斗了一生,追求了一生。30多年前,祁叶根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时,就在部队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然而,他总觉得自己离党员的要求还很远,因此一直没有提交,在自己身边一藏就是30多年。
  2003年7月,时年43岁的祁叶根被诊断为肾癌。2007年8月,祁叶根病情恶化,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祁叶根向党组织递交了这份珍藏了他30多年心愿的入党申请书。
  和祁叶根一样,柯岩街道2600多名基层党员和数以万计的入党积极分子,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党的无限忠诚。
  去年5月13日下午2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到24小时,梅墅村老党员祁友富就提着10万元钱,赶到街道办事处,请组织尽快将它转交给四川灾区。他说:“我能有今天,全靠党的政策好。现在国家有难,我是一个老党员,出一份力是应该的。”当时,祁友富的厂里刚上了一套新设备,流动资金紧张,祁友富跑了好几家银行才凑齐10万元钱。
  在祁友富看来,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正是这个他自认为的“常规动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党员中引发了缴纳“特殊党费”的热潮。2008年6月30日,他作为我省唯一一位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的党员,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今年9月30日,他应中组部之邀,先后参加了国庆招待会和国庆60周年盛典。
  1957年入党的阮四村老党员夏宝根,已与党的事业结下了50多年不解之缘。2001年6月,夏宝根用每月积攒下来的生活费一次性缴纳了2000元党费,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有人认为他想出风头,夏宝根听了,一笑了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夏宝根是一个不求名、不求利的人,缴纳党费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和举动。
  今年8月22日,夏宝根来到村里,再次要求缴纳高额党费。村干部考虑到他的家庭状况,同意代为接收并转缴4000元党费。尽管如此,夏宝根仍感到很遗憾,觉得自己有一个很大的心愿没完成。于是,他立下了遗言:过世后,把存下来的钱全部缴纳党费。
“搏”之像
  提到祁叶根,同事们都说,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有两个:一个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是提高公司的创业水平。索密克公司总经理沈百庆回忆起这位老功臣时,眼眶都湿润了:“那时他旧病复发,我们都劝他在家好好养病,可他一次又一次地推辞……”数据显示,2008年祁叶根病重期间,由其负责的东北地区销售额达2.5亿元,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二强。
  在全公司人眼里,祁叶根是一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硬汉。就在祁叶根去世前10天,躺在病床上的他仍在用电话洽谈业务。祁叶根追悼会上,许多来自东北等地区的客户纷纷赶到绍兴为他送行。他们说,如果不来送送老祁,他们会内疚一辈子。
  在祁友富、夏宝根、祁叶根身上,有着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为党的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夏宝根一直默默关心和支持着村里的事业。有一次,几十个村民到村委会上访,刚巧夏宝根经过,他把几个又忙又急的村干部拉到一边,告知哪几个是“关键人物”,做事情只要抓住“牛鼻子”就行。村干部照着夏老的方法,一下子就平息了事端。
  如今,夏宝根已进入迟暮之年,双腿行动不便,耳朵渐渐失灵,只能用纸笔与外界交流,但他还是坚持参加村里的党员会议,一次都不落下。说起这事,阮四村党支部书记茅云林感慨万千:“我总是对他说:‘老夏啊老夏,你都这把年纪了,自己的身体要紧,这会你可以不参加。’可他从来没有一次听我的。他家到村委会办公室虽然只有300米的路,但他是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过来的,足足要挪上半个小时。”
  提起祁友富,绍兴县荣升纺织品有限公司经理姚国荣内心充满了感激:“当年最困难的时候,要不是老祁拉了我一把,我这辈子也翻不了身。”上世纪90年代,姚国荣开始下海经商,不善经营的他遭遇了挫折。“患难见真情!”祁友富从办厂的经费里挤出1.5万元给姚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