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专版

农企唱主角 精品展

——访永康市副市长金艳

  本报记者 钱春英


近年来,永康市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精品农业,一年一届的农
  展会已成为该市集中展示现代农业风采的舞台。11月6日,永康市第四届农展会开幕。这届农展会有哪些看点,又将如何展示永康农业的别样风采,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永康市副市长金艳。
  记者:金副市长,您好!永康有不少特产,金华火腿、鹅肥肝、食用菌等都享誉国内市场。您能否简要地介绍一下,近年来永康是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的?
  金艳:近年来,永康市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方面的扶持,以品牌建设为纽带,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能力,提高农业的整体规模;同时,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社,有效地解决了分散分户经营的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对接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市突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向优势区域集聚,由此催生了一批优势产业,培育了一批名牌产品。在培育品牌的同时,注重地方传统文化与特色农产品结合,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品牌覆盖率,并把品牌、名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伟丰牌两头乌猪肉、真方宗牌火腿、高歌牌鹅肥肝等一大批本地特色农产品涌现出来,产业不断壮大。
  品牌的背后,是质量在支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日益关注,对绿色健康的农产品需求日趋迫切。为此,我市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为载体,认真组织农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按照标准生产,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质检、卫生、工商等部门创新协作机制,加大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力度,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使消费者能放心消费,从而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记者:农产品的宣传与推销对于品牌农产品占领市场相当重要,这方面,永康有哪些举措?
  金艳:农产品销售具有较强的地域限制,产品流通半径小,大多数农产品在本地过剩,而在外地却短缺,农产品“卖难”也因此一直成为困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我市采取举办农展会,建立农产品展销中心等措施,在农产品营销方面探索出了不少好的做法。
  自2005年首次在杭州举办永康市农产品杭州推介会后,农业企业尝到了甜头。永康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积极为农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搭建展示产品的平台。从2006年到2008年,我市已连续举办了3届农展会,展会规模一届比一届大。仅上届农展会,就吸引123家企业参展,现场成交额累计达到226万元,现场签订合同总金额497万,达成意向协议总金额795万元。实践证明,农展会的举办,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价值,在提高农产品档次、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永康农展会知名度的提高,周边地区企业踊跃参与,进一步推动了展会的发展。第一届、第二届还是以本地农企参展为主,如今逐渐发展成为金华8个县(市、区)参与,今年宁波、舟山、丽水等地都有知名农企参展,永康农展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农展会促进了农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使永康农产品更好更快地跨出本地区域,走向更大的市场。
  除了打造好农展会这个展示平台,我市还采取多项举措,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为更真实形象地展示永康农产品风采,我市在城区繁华街道设立农产品展示展销馆,免费对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放,构建了一个永不落幕的展示展销平台。此外,还积极构建网上农展会,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网、农民信箱等网上载体,鼓励农企在网上设立销售窗口,宣传和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质量,开展网上交易,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我市还对农产品进入跨区域连锁超市、常年销售达100万元的企业,给予2万元奖励,引导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我市积极组织农企参加各类农博会,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地传统特色农产品资源,举办规模适中且有特色的方山柿节、唐先葡萄节、永祥杨梅节、龙山蜜梨节等节会,打响永康农产品知名度。
  记者:您刚才谈到,农展会已成为永康农产品销售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本届农展会又有哪些看点?
  金艳:今年的展会在规模、内容、档次上都将高于往届。与前几届相比,本届展会将有以下五个特点:
  展会规模、档次将创历史新高。第四届农展会,规模、规格更高。截至目前,报名参展农企已达230余家,需求展位数突破300个;其中,本市参展企业展位152个,市外参展企业展位82个,还有特装企业展位11个、永康传统精品美食展位93个,展位数比上届增加了26个。
  招商范围更广,参展企业数量更多。本届展会广泛邀请异地知名农企参展,金华市的各县(市、区)及宁波、丽水等5个市的69家知名农企参展,参展数量超过前三届。
  科技服务内容、成果对接更实用。本届展会首次引进4所大学科研院校,专门开设科技服务和新成果展示区块,提升展会的科技内涵。届时,来自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将带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
  参展企业准入门槛、产品质量要求更高。本届农展会优先考虑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认证的农产品前来参展,组委会与各参展企业签订安全承诺书。在安排美食摊位时,强调各参展户要有健康证并持证上岗。目前,已有30余个中国驰名商标和省级、地(市)级著名品牌的农产品前来报名参展,比上届多20余个。
  展会整体形象更好、更高。今年首次导入农展会的徽标形象设计,公开征集整个场馆的设计创意。不管是开幕式主席台的搭建,还是展区的划分,都较往届有较大的创新,展馆整体效果更好。
  本届农展会还有安全农业展、农业设施装备展、太阳能产品展、传统美食精品展等多项内容,我相信本届展会必定精彩。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