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养猪场建到竹林里,在稻田里养鸭子,在木槿花基地里养肉兔……如今在龙泉市,越来越多的农民给传统种养方式加上了新创意,找到了适合当地实际的致富路。
该市小梅镇小明生猪养殖场在周边配套了笋竹两用林700余亩,养殖场产生的粪尿、污水,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干粪直接堆积发酵,用做竹林肥料;污水经厌氧发酵和曝氧处理后灌溉竹林。“去年,由于猪价持续下滑,养猪未取得明显效益,但配套的700亩笋竹两用林因为使用沼肥,给我增加了收益。”业主刘小明说。
该市龙渊街道种粮大户赵火明在稻田里养起了鸭子。去年,他种了105亩水稻,养了2000多羽蛋鸭,稻谷加鸭蛋的产值达到30万元。去年,龙泉市稻田养鸭养鹅6.5万羽,占该市鸭鹅饲养量的38%。
位于该市小梅镇的龙泉市倚天木槿花有限公司,在木槿花基地里放养了数千只肉兔,既有效去除了基地里的杂草,又降低了肉兔养殖成本,还明显提高了肉兔的品质。去年,该公司出栏肉兔近万只,产值达60多万元,还带动40多户农户发展肉兔养殖。
(胡兴旺 鄢鸣 周华俊 毛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