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裘智军
清澈的河水,宛如一条绿丝带,缠绕着宁静的乡村;河面上飘浮着几片绿萍,宛如绣在丝带上的小花;白石垒砌的河堤和绿树成荫的河岸,增添了优雅的气质。村庄虽不显华丽,但环境非常优美。这就是浙江省省级文明村——奉化市西坞街道蒋家池村留给记者的印象。
从2004年起,奉化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营造绿色奉化”,以平原“十纵八横”为主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和管理为抓手,改善水资源环境、城乡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奉化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鲍广玮介绍说,到2008年底,全市共投资2.243亿元,完成清水河道建设146公里。在建设清水河道的同时,抓好河道保洁的长效管理。针对近年来河道水葫芦泛滥,严重影响水环境的情况,奉化市积极治理,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奉化市河道保洁分平原和山区两部分。山区河道保洁主要与水资源保护、小流域整治相结合。横山、亭下两大水库不仅是该市的饮用水源,而且每年需供给宁波市1.3亿立方米水。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奉化市在出台一系列水源保护管理办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保洁管理机制。如今在横山水库上游大堰镇已看不见露天的粪缸、简易厕所和垃圾堆,取而代之的是64座新建公厕、1400只崭新的垃圾桶、42处垃圾堆放场和3座垃圾中转站,居民的生活污水也流入了3家日处理能力百吨以上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各村在做到垃圾日日清、公厕时时洗、道路天天扫、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的基础上,每年组织村民开展一至两次保洁河道的义务劳动。在平原河网保洁方面,奉化市提出了“以河养河”方案,将部分河道承包给村民,用于鱼虾养殖,不仅解决了保洁资金和人员不足的难题,还增加了村民收入。
河道保洁工作不仅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创新监督机制,还要有一支专业性和责任性强的河道保洁队伍。该市专门成立了江河保洁中心,协调水利局下属各水利站和部分镇(街道)水利会,全面负责平原河网的保洁工作。5年来,全市保洁范围从当初的不足10万平方米扩大到目前的56万平方米。西坞街道蒋家池村村民王秋娥说:“环境优美了,人也文明了,现在村民如同城里人一样,也爱干净和讲卫生了,只要发现河里和岸边有垃圾,都会主动打捞和捡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