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我国首部林业、油茶产业规划出台

●3年内重点扶持100家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10大特色产业集群

  ●逐步扩大造林种苗的补贴范围,育林基金征收标准将由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20%降至10%以下
  ●到2020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将从目前的4500万亩增加到7000余万亩
  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林业产业大会上,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份规划是2010年至2012年我国林业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提出,3年内我国将重点扶持100家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10大特色产业集群,林业总产值每年保持12%左右的速度增长。
  《规划》明确了到2012年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5个目标:确保林业产业生产总量平稳增长,全国林业总产值增加到2.26万亿元,保持12%左右的速度增长;林产品出口市场得到稳定,全国林产品国际贸易总量达到900亿美元以上,人造板、木地板、家具、木门等优势产品继续保持世界出口第一的地位;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林业第二产业和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林业第三产业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增加到50%以上和18%以上;林业产业在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作用明显发挥,林业产业就业人数由2008年的4500万人增至5700万人;木质林产品后备资源基地得到扩大,境外资源进口基本稳定,年均进口境外木材资源稳定在1.6亿立方米以上。
  林业产业振兴的主要任务包括: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稳定开拓国际市场,推进林业品牌建设和市场准入,加大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林业产业升级,加强国际投资合作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
  《规划》提出,推进林业品牌建设和市场准入,用两年时间对已颁布的70种人造板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开展中国名牌林产品的认定工作;三年内重点扶持100家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10大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森林资源培育、人造板、家具、木浆造纸、竹产品、林化产品、木本粮油产品、生物制药、林业机械制造和生物质能源等支柱产业;加快各类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市)建立油茶、油橄榄、核桃等高产油料林基地,在西南、西北等地建立一批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启动全国珍贵树种培育建设工程,继续推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力争到2012年基地建设总规模超过1亿亩;重点扶持300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湿地公园等森林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策划和推介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规划》还提出了林业产业振兴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对造林所需优质种苗给予补贴,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继续加大对油茶林基地建设的扶持;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20%降至10%以下;鼓励符合条件的林业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类金融工具,募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鼓励林区从事林业种植、林产品加工且经营业绩好、资信优良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鼓励林区外的各类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投资基础性林业项目;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开办林业融资担保业务,对以林权抵押为主要反担保措施的担保公司,担保倍数可放大到10倍。
  又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4个省(区、市)的642个县(市、区)确定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范围,提出把油茶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
  油茶产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油茶林基地建设、油茶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科技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油茶加工与产业相关体系建设等。规划建设的油茶林基地总面积为6631万亩,其中:新造油茶林2487万亩,现有低产油茶林改造4144万亩,加上现有的高产油茶林面积387.1万亩,到规划期末,我国油茶林基地面积将达到7018.1万亩。《规划》显示,目前,我国油茶面积约有450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100万吨左右,年产茶油约26万吨,产值约110亿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区、市)为油茶主要分布区,全国油茶加工企业659家。《规划》指出,我国将在有效利用现有油茶林基础上,依据油茶种植区划,在山地丘陵适生区域大力发展良种油茶林基地,以改造现有低产林为重点,坚持新造油茶林与低产油茶林改造相结合,有效改善种植结构,扩大良种油茶比例和规模。通过采取调整结构、典型示范、龙头带动、科技推广等措施,逐步形成资源相对稳定充足、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供、销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增加茶油供给能力,把油茶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解读见今日C2版)
(迟诚 范欣 刘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