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9版:台州特刊

佛宗道源出天台 绿色生态秀农业

天台素有“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之称,是中国

  •   佛教天台宗发祥地、道教南宗祖庭,也是活佛济公的故里。天台县属浙东丘陵盆地,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全县耕地面积22.9万亩、林地面积150万亩、水域面积7.9万亩。
      近年来,天台县委、县政府以效益农业为主线,努力把天台农业建设成为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目前,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6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3家、县级39家),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12.6亿元,年销售收入11.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45家,其中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家、市级50家,带动农户6.1万户。全县现已形成茶叶、高山蔬菜、生猪、笋竹、淡水养殖、水果、中药材等七大主导产业,2008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7.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907元。
    天台山云雾茶:历史悠久
      天台山云雾茶有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唐宋时期,天台山茶种东传日本、韩国,开创中国茶传播世界各地的先河,天台山传播的茶种不仅成就了世界级名茶“西湖龙井”,也成为日本、韩国茶叶栽培及茶道文化的源头,故天台山有“江南茶祖,韩日茶源”之称。天台山云雾茶采于海拔600米以上高山茶园中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初展嫩梢,经鲜叶摊放、杀青、搓揉造型、提毫理条、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外形细紧,挺秀显毫,香气高锐,浓郁持久,滋味浓厚鲜爽,清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具有典型高山云雾茶之特色,历来为中国名茶之一,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称。天台同属于龙井茶(越州产区)产区之一,受国家有关法律保护。现有9.5万余亩高山茶园中,有8600亩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按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生产的天台山云雾茶系列产品生产2000余吨,年产值3亿余元。
    高山蔬菜:品质优越
      “石梁”牌高山蔬菜以高山蘑菇、高山甜椒、茄子、黄瓜、蒲瓜、四季豆、芹菜为主要品种,品质上乘、种类齐全,全县种植面积2万多亩,总产量5万多吨,年产值近亿元。“石梁”牌高山蔬菜产地具有春季回温迟,秋季降温早,夏季短而无酷暑,昼夜温差大的自然资源优势,产地环境质量经地质矿产部浙江省中心实验室监测,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要求,该产地是浙江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石梁”牌高山蔬菜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台州市著名商标,“石梁”牌高山蔬菜被认定为首批浙江绿色农产品、浙江名牌产品,年年获省农博会获金奖。
    生态畜牧业:异军突起
      天台充分利用山区优势、传统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畜牧业,以“畜牧进山、养殖上山”为发展战略,推行“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的发展模式,全县新建、扩建农牧结合生猪规模养殖场13个、山区海岛特色畜牧业科技示范场40个,新扩建猪舍1.8万平方米、年新增商品猪2.5万头、家禽15万只,带动农户500多户,增加经济效益约6000万元。规模场选址与茶、果、竹园及山林配套,配套果园等农田2000多亩,真正做到园中有场、场在园中。天台畜牧业以“猪、禽、牛”为主导产业,素有“苗猪之乡”的称号,年出栏苗猪30万头,出栏肉猪14.5万头,生猪产值达3.1亿元;禽类生产充分利用山地、林园、茶园、竹园等资源优势,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山地放养鸡产业,全县肉禽月上市量25万只左右,月销售收入500万元;“天台黄牛”(天台小狗牛)列入浙江省遗传资源保护目录名单,建立五个保护区对天台小狗牛开展保护区保种,建立冻精库实现天台小狗牛遗传物质长期保存,加强种质资源杂交改良,确保小狗牛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扶持“小狗牛”牛肉产品的深加工,开发优质、优价、特色牛肉产品,形成产销一条龙发展道路。
    水果、笋竹产业:精品凸出
      全面实施果业标准化栽培技术,大力推广优质适用技术,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转变营销理念,走精品水果发展之路,使天台水果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水果产地面积9.7万亩,年产量6.2万吨,产值1.5亿元。“天台山”牌杨梅是近年发展最快的水果种类,面积3.5万亩。“天台山”牌蜜梨是天台继杨梅之后的大宗水果产业,全县梨面积2.5万亩,多个品种在历届的浙江省精品水果展示展销会和浙江省优质早熟梨评比中获金奖。葡萄产业创下效益农业之最,天台九穗儿生态种植园平均亩产值达到4万元,核心种植的葡萄园,亩产值达到10万元,今年该葡萄园种植的“夏黑”葡萄品种荣获浙江农业吉尼斯葡萄擂台赛二等奖,“巨玫瑰”和“醉金香”两个葡萄品种获第15届全国鲜食葡萄金奖。
      天台是浙中的主要产竹县,享有“毛竹之乡”的美称,全县竹林面积12.2万亩。天台毛竹笋具有笋体匀称、大小适中、色泽洁白、纤维细腻、脆度良好的特点,是浙江省主要的优质罐藏笋产地。全县现有笋制品加工企业5家,年竹笋加工量达1.2万吨。笋茄是天台的传统特产,多次获省农博会金奖。竹制品名扬国内外,天台坦头镇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竹、木珠的集散地,是中国的“木珠之乡”和汽车饰品生产基地。全县有毛竹加工企业22家,最大的加工企业为天台县万丰工艺品有限公司,年产值达1680万元,其中竹门帘等竹制品产值达950万元。
    中药材产业:享誉国内外
      天台是“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强县”,全县种植面积有1.9万亩,产值1.6亿元,现有种植品种10多个,其中白术、铁皮石斛、乌药三大品种最具特色。白术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现有种植面积9000亩,其中种苗基地2000亩,是全省最大的种苗商品生产县。铁皮石斛是珍稀濒危的中药品种,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培育,现已形成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全国首次通过人工繁殖,并在大田规模栽培成功。2005年,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以2507亩的栽培面积,被载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中国之最),成为首批取得中药材GAP认证的生产基地。天台现有铁皮石斛生产基地4000多亩,是浙江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人工栽培基地,铁皮石斛制成品——铁皮枫斗、枫斗晶供不应求。另一品种乌药在日本被称为“长生不老药”,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2005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天台乌药实施原产地地域产品保护。
    天台渔业:独具魅力
      天台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具有得天独厚的淡水养殖自然条件,全县淡水养殖面积1260公顷,渔业年产量3000吨,渔业产值6000万元。以香鱼、鲟鱼为主的特色渔业呈现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态势:天台“三亲”牌香鱼获浙江省无公害产地认定,年产能力100吨,产值400多万元,养殖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绝大部分出口日本。鲟鱼,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全县现已建立了6个规模较大的鲟鱼养殖基地,年产鲟鱼300多吨,产值1000多万元,产品主销上海、南京、宁波等大中城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