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深山飘出茶油香 农民增收有希望

遂昌引入杭州名企开发油茶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文/摄  “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在12月2日举行的2009中国遂昌金竹原生态山茶油开榨节上,主持仪式的金竹镇镇长叶名颉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有些意外地自言自语。
  山茶油开榨节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当地老百姓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生态引来企业
  在今年的开榨节上,杭州博鸿小菜一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继英和遂昌县委书记葛学斌共同揭开了金竹镇苎上村“菜博士原生态山茶油基地”的红幕。世世代代在大山深处种茶果、榨茶油的苎上村村民,一下子与山外的大市场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苎上村海拔700多米,山高路远,目前共有原生态油茶林2800多亩,大部分是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林。据考证,这里最老的油茶树已有500多年历史。
  赵继英告诉记者,自己关注山茶油行业已有好几年了,去年开始做经销,市场反响不错,就考虑建立生产基地。省内几个山茶油产区他都跑过,最后看中了金竹镇的生态环境。这次与金竹镇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开发山茶油基地2.6万多亩,苎上村是最先进入实质性运作的点。今后,公司将通过直接承包油茶林建立示范基地、向农户下订单等方式,打造优质、稳定的油料来源。
  据金竹镇党委书记郭劲松介绍,为维护原生态茶油的高贵品质,该镇还积极倡导诚信经营,出台山茶油加工行业自律细则,使每个加工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精心呵护山茶油的品质。
节庆提升美名
  随着去年开榨节的成功举办,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金竹山茶油知名度迅速提升。如今,在北京、江苏、福建等地及省内的杭州、宁波、衢州、金华、绍兴等大中城市,都能看见金竹山茶油的身影。今年年初,300件金竹原生态山茶油还走进了中南海,成为国宴用油。
  知名度的扩大,对金竹镇油茶种植户来说,最大的好处莫过于油茶效益的提高。
  据金竹镇上古楼村村委会主任涂尚权介绍,去年,当地晒干的油茶籽价格为每50公斤280-300元,茶油价格每公斤20元左右,但今年,分别达到了450元和40元左右,而且还可能再涨。
  该镇苎上村村支书谢金伟告诉记者,他们那里的油茶籽和山茶油价格前几年变化不大,今年上涨幅度却不小。
  郭劲松说,油茶籽和山茶油价格上涨,除了行业整体看好之外,开榨节的促动作用也很明显。过去老百姓要自己出门去推销山茶油,有些山高路远的,或者一家一户生产量不大的,收益很有限;现在收购商直接上门,山茶油在家门口就能卖个好价钱。
产业转型升级
“金竹有嘉木,嘉木孕奇葩。奇葩结异果,世人称油茶。”地处乌溪江库区的遂昌县金竹镇是浙西南重要的油茶基地,该镇油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如今,全镇29个村,村村都有大面积的天然油茶林,总面积2.6万多亩,占全县油茶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去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每年立冬前后,这里到处可见露天摊晒的油茶籽,人们喊着号子榨茶油,村村都飘着浓浓的茶油香。
  面对发展机遇,金竹镇开始多措并举推动山茶油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积极建设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完善基础设施,目前示范基地面积已超过7000亩;另一方面鼓励茶油加工企业打品牌。如今该镇已有“菜博士”山茶油和金竹牌山茶油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还有多家企业通过QS认证。
  随着油茶效益的提升,当地老百姓对油茶栽种的热情也日渐高涨。苎上村村支书谢金伟说,现在村民对油茶林的管护比前几年要细心多了。
  飘香了几千年的山茶油,如今正日渐承载起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