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主动走出办公室,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农民家里现场办公,为民排忧解难。这样的做法值得提倡和深入开展。

  开化:“流动诊所”进田间
  本报讯 (通讯员 姜敏 童顺尧)连日来,开化县农技推广站的郑校平,多次到马进镇星田村星田畈帮助、指导冬种生产。“你们的油菜种植密度没有掌握好,那些田该间苗,这块田该补苗……”在郑校平的示范下,不少农民当场就捋起袖子忙开了。
  自全省农业系统深入开展“千名高级专家、万名农技人员服务进乡村”行动以来,开化县农业局及时办起了农技“流动诊所”,组建了粮油、蔬菜、食用菌等9个专家组和18个小组,下基层、走农家,入田头、访栏舍,为农业生产“把脉问诊”。至今,全县210名农技专家活跃在田间地头、鸡棚猪舍,已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指导3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00多份,报送农产品行情、农业政策等信息10万余次。依靠农技“流动诊所”的推动,全县已播种油菜11.5万亩,扩种山地蔬菜2.4万亩。
温岭:农村指导员“流动办公”
  本报讯 (通讯员 林绍禹 黄永正)12月2日上午,温岭市新河镇上莫村农村指导员孙升君,在村口设立了“流动办公点”服务农民。原来,这天是新河镇农村指导员的“坐诊”日,10名农村指导员到农家门口现场办公。
  今年9月,温岭市新河镇南栅村的农村指导员王福聪,尝试着把办公桌轮流搬到农家办公,此举既拉近了与农民的距离,又可改变农民人难找、事难办的状况。仅1个多月的时间,村民反映的20多个问题,经过王福聪的努力和周旋,有10多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新河镇党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决定总结推广该做法,今年10月份,他们制定了农村指导员进村入户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规定每周“一、三、五”3天为流动办公点的服务日,让农村指导员们“沉下去”了解民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该镇腰塘村健身广场的流动办公点,笔者看到,农村指导员王朝霞正与五六位农民拉家常。今年60岁的颜志聪老人说,有了“流动服务点”,找人、办事、反映问题都方便多了,“一边聊天,一边就把事情给办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