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廷尚
你方唱罢我登场,省农博会刚落下帷幕,2009年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又将在本月下旬举行,一个接一个的展会,让我省不少农企老总喜上眉梢。“年年参加农博会,收获都不小,‘初旭鸭舌’在杭州市场打出了品牌,占领了市场。”日前,温州初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海英告诉记者,“初旭鸭舌”从家庭作坊起步,通过参展一届届的农博会,终于将产品打入了杭州市场,去年省农博会期间销售额就突破了100万元,今年远远超过了这个数。
如今,利用展会打品牌、觅商机、拓市场,已成为我省众多农企发展壮大的法宝。
订单有了 客商多了
“不仅现场销售2万多元,我们还与杭州云发菜业有限公司签下了一笔120万元的大订单。”日前,嘉兴新奇特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建明直言此次农博会收获颇丰。
连续参加了几届省农博会,“新奇特”合作社的甜薯在杭州及周边地区已小有名气。“农博会上信息多,客户也多,是个拿订单的好地方!”陈建明告诉记者,参展前,除了准备好展示产品,他们还就企业取得的成果、新产品特色等做了充分准备,以吸引更多的客商来代销他们的产品。
一年一度的省农博会,既是市民选购优质农产品的“节日”,更给农企进一步打开市场提供了一个平台。嘉兴市秀洲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在今年的农博会上,他们特意邀请了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客商来参观选购秀洲的农产品,事实证明,这样的尝试效果明显。
“这几年,企业参与农博会的热情高涨,与农博会产销对接功能的开发拓展不无关系。”据省农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本届农博会上,来自各地的农企签下了50个产销对接项目,成交金额达4.53亿元,赚得盆满钵满。
需求找到了 方向明确了
“公司已连续8年参加了农博会,我们并不在意在展会现场卖多少产品,更看中的是展会上的市场信息。”嵊州溪滩食品有限公司老总魏一中向记者透露了他参展的初衷。
八年来,魏一中的榨面厂从一家地方小厂跃升到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起日产三万箱方便米面的生产线,销售网点扩展到长三角不少大中城市。“每次参加农博会后,都会有新发现,能推出一种新产品。”他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已开发出家庭装、休闲、方便等多个系列的米线产品,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与巍一中一样,嘉兴市诚兴水产养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来兴也深感农博会带来的信息千金难求。他告诉记者,通过参加近几年的农博会,他发现科技含量高、经过深加工、采用新包装的产品多了起来,也促使他们企业更加重视科技创新。
从去年开始,他们就与浙江大学合作进行淡水鱼的全鱼开发。在此次农博会上,他带来的小包装休闲鱼干,放在浙江大学的展区展示销售,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
信息就是商机。俞来兴的新产品在此次农博会上受到了经销商的垂青,有24名经销商与他达成初步购销意向、签订了130多万元的青鱼干和冷冻南美白对虾销售合同。
探需求、灵市面,如今农企热衷参展的背后,看中的更多是展会带来的市场前沿信息。
名气更大了 市场更广了
省农博会的闹猛,展现的不仅仅是杭州市民对名特优农产品的消费能力,也让更多的名特优农产品借力农博会效应,打响品牌,走向更宽广的天地。
在杭州莫干山路上,短短几十米路程,来自舟山的明珠海洋食品、温州海鲜精品商场、南麂岛生态海鲜、天目茂林特产……排成了一条土特产街。
管理南麂岛生态海鲜的大潮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勇杰告诉记者,他们企业是平阳县的龙头企业,年年都参加农博会,目前在杭州莫干山路和滨江开出两家分店,另外还有一些销售点。“店里卖的鲜卤黄鱼、墨鱼白等特色产品,都是在农博会上获过金奖的。”
王勇杰告诉记者,作为平阳县龙头企业产品,南麂岛生态海鲜每次农博会都会积极参加,不但参加杭州的农博会,而且还参加上海、北京等地的农展会。借助展会打响名气后,前年起他们在杭州开出了专卖店,还进了各大超市,如今在上海、北京也开了分店。
温州市农业局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军响的说法,也从一个侧面佐证王勇杰所言非虚。“农展会已越来越受到农企的追捧。”他告诉记者,在第一届和第二届省农博会举办时,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要多方“游说”,才能说服农业企业参展。但随着不少农企通过展会平台拓展市场、打响品牌,这个原本需要动员参加的展会,如今已出现一“位”难求的局面。
与南麂岛生态海鲜一路之隔的台州农特产杭州直销中心,也得益于农博会效应在不久前正式开业。
台州市农产品推广中心主任蒋勇自豪地说:“每年的农博会上,台州的农产品都是品种最丰富,获奖产品最多,最受杭州市民欢迎的。”但是等五六天时间过后农博会落幕,杭州市民就不知道该去哪里买台州农产品了,农企和消费者都需要一个“永不落幕的农博会”。直销中心的建立,延伸了农博会的效应,为台州农企拓展市场开辟了新渠道。
直销中心的开张,延续了农博会的品牌效应,进入这里的产品都有较高的门槛。就拿涌泉蜜橘来说,除了要有特定的地理环境、不施化肥和农药的传统农业手段以外,还要有现代的经营理念。100个蜜橘里,能被精心挑选出来的只有20个。目前已有700多个这样的品牌农产品在直销中心上架销售,台州农产品在杭州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日益提升。
据省优农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农博会效应的带动下,目前,全省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呈现出起点高、规模大、辐射面广、投入主体多元化等新特点。统计显示,仅今年二季度,全省44家上规模的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就实现销售额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
如今,农博会已成为全省农企打响品牌、拓展市场必争的制高点。农博会上,农企各显神通宣传推荐产品。 见习记者 陆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