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一辆凯越车排放的碳要用30棵树来抵消

我省碳汇林建设很受欢迎

  本报讯 (记者 曹丽娟 见习记者 陈鎏琰)我们开车、吃饭、用空调、坐飞机都要排放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如何消除?如今,打造“低碳社会”已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碳汇林建设在我省很受欢迎。3月4日,“应对气候变化——阿里巴巴碳汇林营建行动”启动仪式在杭州钱塘江畔举行,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参加了启动仪式。
  为应对气候变化,回报社会,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萧山区南阳镇围垦五工段的钱塘江畔,认养了100亩防护林作为碳汇林基地。该集团号召员工参与认养碳汇林,以抵消日常碳排放,具体办法是让员工对日常开车、饮食、穿衣、用空调、坐飞机等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根据每个人的碳排放量认养碳汇树,比如一辆凯越车需要种植30棵树才能抵消碳排放。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还自发捐赠资金,用于今后碳汇林的养护及其他绿色环保活动,现已累计捐赠绿色碳基金50多万元。
  3月5日,2010年林业科技下乡暨“建设森林浙江,发展低碳社会”活动在临安正式启动,临安市政府与浙江林学院共同签署了共建全国碳汇林业示范区科技合作协议。临安将建成全国首批碳汇林示范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出席了会议。
  据悉,二氧化碳大量排放被确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伴随气候变暖的是自然环境恶化、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生态问题。目前,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通过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碳汇是一种成本低、效益好的手段,也是普通人最容易参与的一种方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