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正常的生长速度,再过一段时间,这70多厘米高的西瓜秧苗就能长出十几瓣叶子,并能结出第一茬西瓜。要知道头茬瓜可是最值钱的。但是温岭市滨海镇新横径村的赵德方、尚夏方、颜云斌、颜友法这几户瓜农这段时间却愁眉不展,因为他们种的70多亩西瓜,早在40天前就停止了生长,用了多种补救方法都无济于事。
50天的瓜苗只长了10多天的个
3月5日,笔者来到赵德方的18亩西瓜地里。掀开大棚时,两畦低矮的西瓜苗便映入眼帘。再仔细一看,同一畦瓜苗却出现了两种模样,一种瓜苗为鲜绿色,枝叶伸张;而另一种瓜苗却是深绿色,叶子都蜷缩了起来。“浅绿色的是我3天前刚补种的,深绿色的是1月16日、17日种的。”赵德方夫妇说,他们1月份种的瓜苗现在才七八厘米高,可是同村瓜农比他迟种几天的瓜苗都已经长到了70多厘米的正常高度。
赵德方的妻子菊琴从邻家地里拔来一株正常生长的瓜苗,与自家棚内的深绿色瓜苗对比,发现自家的瓜苗除了颜色上偏深,叶子蜷缩,高度不足10厘米外,连叶子摸起来的手感也完全不同。与正常瓜苗相比,他家的瓜苗叶子不仅厚,而且还比较硬。此外,他家瓜苗的顶端居然结了籽,据其他瓜农们判断,这瓜长不了个了。
瓜农们说,除去平均一亩300多元左右的瓜苗成本不算,赶不上头茬瓜的收获才是最大的损失。
瓜农们推测:可能是杀菌剂引起的
出现同样情况的不仅赵德方一户,还有尚夏方、颜云斌、颜友法等3户瓜农。4户瓜农插苗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用的杀菌剂却是同一家农资店卖出的同一牌子的“纯品多菌灵”。于是大家纷纷推测是这个农药惹的祸。
有着6年西瓜种植经验的赵德方告诉笔者,早年他用肥料来除菌,还用加快根部营养吸收的农药,一直没有出问题,但今年他增用了一种叫“纯品多菌灵”的杀菌剂。
据瓜农们介绍,这种杀菌剂是台州市路桥区金清一家农资店向他们推荐的,同时还教瓜农怎样使用。瓜农们按照农资店介绍的方法,在秧苗下种时使用了这种杀菌剂。可是,10多天后,瓜农们发现不对劲,不仅瓜藤不长,叶子也卷缩起来。于是,大伙和农资店的店主进行了沟通,店主咨询了生产厂家,厂家表示,应该不是杀菌剂的问题。在农资店店主的建议下,瓜农们使用了营养素,不起作用,又改用药面肥,也不起作用,瓜苗始终维持在七八厘米的高度。
最后,农资店店主建议瓜农立即补种瓜苗,但此时距离第一次瓜苗种下的时间已过了50天。
厂方承认可能杀菌剂浓度过高,并给予补偿
“厂方和农资店的负责人已经来看过了,说是浓度高引起的。”近日,老赵给笔者打来电话说,经过厂方代表和农资店店主的现场查看,他们判断可能是“纯品多菌灵”使用浓度过高引起的。
老赵说,使用时他们都是按照说明书进行剂量控制,并没有操作不当。经过协商,厂方表示愿意给受损农户每亩1700元钱的补偿。 (孔雪敏)
编后语:近年来,农民错用、误用农药和化肥的事常有发生,造成的后果不是减产就是颗粒无收,既误农时,又遭损失。对于这个问题,本报也时常加以提醒,但像温岭这样的损苗事件却仍有发生。看来还得老调重弹,首先希望农药化肥生产厂家,能够抱着以农民利益为重的宗旨,在开发生产新产品时要反复实验、确保产品质量,推广新产品时,要在产品上标明科学的使用方法和准确的使用剂量。其次,农民朋友在购买和使用新产品时,最好咨询当地农技部门,先在小范围试用,看看是否可行,切不可“盲目上马”。如果一旦出了问题,农民朋友也要像这几位温岭瓜农一样,懂得讨说法,通过相关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