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日子以来为猪价急跌而痛心不已的养猪户,终于有了一线希望。3月17日,农业部下发通知,将通过稳定生猪生产能力等五项措施,应对当前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部分养殖场户出现亏损的情况。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今年1月至3月初,我省猪价持续下跌,其中,外三元活猪平均价为每公斤10.99元,比2009年12月31日的13.55元下跌了18.9%,比2009年同期下跌幅度增6.7个百分点。生猪价格何时止跌回升,成了我省广大养猪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养一头猪倒贴20元
肉价下跌使得衢州市衢江区峡川镇后叶村的徐贤堂很“受伤”。徐贤堂的贤堂养猪场办了14年,现有存栏母猪260多头,存栏商品猪6000多头。像他这样规模的养猪场,今年的活猪生意一样难做。“没办法,今年养猪太难了,现在都是倒贴着钱在卖。”一说起这事,徐贤堂禁不住向记者大吐苦水。
徐贤堂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目前存栏的猪是去年10月份开始饲养的,到出栏需5个多月时间。这段时期内,包括仔猪价格、饲料、人工在内,养一头100公斤左右的猪需成本1100多元,也就是说,肉猪卖到每公斤11元时才勉强保本。“现在完全是倒贴啊,3月份收购价最高也就10.8元/公斤,一头猪赔了20元。”徐贤堂说,2月份的时候,最低收购价格甚至到了每公斤9.6元。“如果肉价再不涨,我都有点吃不消了。”徐贤堂叹息道。
在杭州市区一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醒目的促销价格显示,带皮五花肉9.6元/公斤,精肉20.6元/公斤。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超市猪肉价格近段时间一直在下跌,销量也不是特别好。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省生猪及其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特别是进入2月份后,生猪价格下跌幅度逐步加大。3月1日以来,全省猪粮比价跌破5.5∶1,连续三周进入黄色预警区间。
供需失衡导致跌价
“生猪价格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杭州市萧山区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田保利认为,主要原因还是生猪供应量过多。
记者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由于去年9月份猪肉价格大涨,使得许多养猪户在当年10月份前后大批量买进猪仔,目前这些猪已开始投放市场,造成集中上市。
据了解,到2009年年末,我省生猪存栏1310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42%。2009年11月,全省(除宁波外)能繁母猪为153.9万头,比2009年三季度的131.9万头增加16.7%。同时,全省能繁母猪存栏占总存栏的11.7%,大大高于正常时7-8%的水平。大多数养殖场(户)在春节前后集中出栏生猪,进一步加大了供需失衡的矛盾。据全省各动物疫病公路检查站统计,今年1月份,全省生猪调入数(含过境)为54.3万头,比去年同期的37.8万头增长了43.6%。这些因素的集聚,造成了生猪供应饱和、价格持续下降的局面。
“季节性消费进一步削减也是生猪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较去年迟,灌制香肠等猪肉消费高峰提前结束,2月份居民肉类腌制量剧减,而春节过后,自然进入消费淡季。另外,随着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多元化,牛羊肉、鸡肉等消费量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减了猪肉消费。
猪价何时能回升
“目前的猪价下跌已出现回稳迹象,暂时不会再出现大幅度跌价。”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仍会有小幅震荡,回升的可能性也不大。尽管3月8日-18日猪价略有回升,甚至近期有可能会突破12元/公斤,但预计在6月份后仍将处于下跌态势,最乐观的估计,有可能在9月份后才再次进入回升通道。
据悉,这次猪价下跌波及全国各地,引起了农业部的高度重视。近日,农业部出手控制猪价急跌,提出了稳定生猪生产能力、加强生猪疫病防控、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推广节本增效饲养管理技术、加强生猪信息监测预警和调控等五项措施。
针对猪粮比进入黄色警戒点的情况,我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已经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一方面加强对生猪的预警监测,继续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养殖户减亏增效;另一方面,高度关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督促养殖场户加强生产监管,确保猪价走低的时候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与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