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农技培训学校的傅光明来稿说,自2006年中央实行种粮补贴政策以来,农民的种粮热情得到了激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补贴方法不合理,流转土地种粮的农民反倒拿不到补贴的情况。笔者以为,按粮食实种面积发放补贴是目前最为可行的方式。
首先,按粮食实种面积发放补贴符合中央政策。政策明确指出了种粮补贴的发放对象是种粮农民,而不是只持有土地承包证但转包给他人种粮的农民。
其次,按粮食实种面积发放补贴可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目前种粮农民分为散户和种粮大户两类。以绍兴县为例,现已有12万户散户、691户大户在种粮。向种粮农民发补贴,可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符合国家提出的“藏粮于民”的决策。
第三,按粮食实种面积发放补贴有利于保护耕地。种粮补贴政策实行几年来,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大大增强,弃耕抛荒现象减少。
第四,按粮食实种面积发放补贴有利于监督和管理。种粮补贴工作涉及面广,监管难度较大。而按粮食实种面积发放补贴,只需在粮食作物生长期进行调查公示,监督管理程序可以简化很多。而且这样做,可有效防范一些地方弄虚作假、虚报面积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违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