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特色种养致富,开办农家乐当老板,在自家田里打工赚钱……近日,笔者走进平湖农村,只见田野油菜吐出新绿,圈中肥猪等待出栏,农民们各有各的致富经。
生产模式一新,收入跟着增加
前几天,独山港镇秀丰葡萄园内顾仿明的电话响个不停,他养了1000多只土鸡,每天都有人打电话来订购。说起自己的收入,顾仿明言语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去年光养殖的800多只土鸡就创收了1万多元,今年形势更好。”
葡萄园生态养鸡就是充分利用葡萄架下的空间,养殖肉鸡,形成葡萄、鸡共生互利,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通过鸡的采食,减少葡萄病虫草害的发生,并用鸡粪作为优质有机肥施于葡萄地里,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实现无公害的生产。2009年,葡萄采摘结束后,顾仿明就在葡萄园内放养了1000多只土鸡,由于他的精心管理,土鸡生长良好,预计可增加2万元的利润。
瞄准农家乐这一行,经营有道生意好
“火!太火了!”独山港镇海塘村海鲜楼老板屠在其笑着说,“这几天每天中午都要翻3次桌,从上午10时忙到下午2时多,一刻也不停。”由于顾客太多,店里人手不够,老板也做起了服务员。
屠在其说,现在村里的路畅通了,环境改善了,各种基础设施也跟上了,自己就瞄准了农家乐这一行,开起了特色小海鲜楼,生意一直很火爆。
当起“两栖”农民,“两头”赚钱乐开怀
近年来,平湖市加快土地流转,一个个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种养基地四处开花。为此,不少农民在忙完自家的农活后,又钻进“工棚”,成了种养基地里的打工一族。农忙忙农事,农闲忙工事,许多人把这类农民称为“两栖”农民。在嘉兴金龙门生态休闲园“上班”的“两栖”农民程良珍告诉笔者,自从家里的土地流转之后,她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都在这里上班,一年下来也可收入近万元。 (潘寅超 张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