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今年,农村扫墓也“低碳”

  本报讯 (见习记者 俞霙)艾草青青寄哀思。往年清明节扫墓,老远就能闻到刺鼻的烧纸钱的烟味,但今年在我省农村,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鲜花、网络祭奠等取代传统祭祀行为,扫墓也流行起了“低碳”。
  4月4日早上8点,绍兴市齐贤镇某墓园已来了不少人,记者发现,今年扫墓的人除了带着传统的酒、菜外,手里都拿着一束鲜花,或带着一个小盆栽。各色菊花满含着对亲人浓浓的思念,设在墓地的鲜花摊摊主告诉记者:“我每年清明都在这儿卖花,这几年花的销量是一年比一年好!”
  墓园工作人员表示,焚烧纸钱等行为今年已明显减少,“电视上一直在宣传用鲜花扫墓,不仅环保低碳,还能防止森林火灾,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随着观念的改变,如今在我省农村,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网上祭奠亲人,通过专业的祭奠网站不仅可以送鲜花、点蜡烛,还能留言,抒发对亲人的怀念。有不少网友认为,如果因为工作太忙或身在异地,无法到坟前为故去的亲人扫墓,通过网上祭奠可解决这个难题,既有新意,又低碳环保,值得倡导。
  据悉,近年来杭州的龙居寺、闲林、半山等公墓都推出了生态墓葬,有许多开明环保人士,开始选择花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墓葬的方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