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2亩早稻就获订单奖励
日前,上虞市出台政策,对2亩以上种粮农户即实行粮食订单收购,给予订单奖励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今年上虞的粮食订单总规模(不含省级储备粮代收计划)要达到2万吨,其中圆粒型早籼谷1万吨,普通晚粳谷1万吨。
根据规定,该市凡种植2亩以上早稻的种粮农户即可与国有粮食收储公司签订粮食订单合同。交售订单粮的奖励标准为:圆粒型早籼谷每50公斤奖励20元,最高奖励不超过每亩140元,奖励款通过“一卡通”在收购结束后兑现;普通晚粳谷每50公斤给予补贴8元,及时完成当季粳谷订单的每50公斤再奖励5元,晚粳谷政府补贴和奖励款在收购时兑现。
此外,为缓解农户春备耕资金的不足,对早稻订单在20吨以上、信誉良好、本人又有要求的大户,收储公司在签订订单时,将按不高于早籼谷最低收购价款的50%发给大户预购定金。 (余益农)
点评:面积虽小,意义重大。
鄞州:农田拼租降成本
面对土地流转费的飚升,今年宁波鄞州区农民开始尝试拼租农田,你种一茬早稻,我种一茬榨菜,租金平分,风险也降低了一半。
李家洋村榨菜加工厂今年从村里流转了40亩土地种榨菜,但榨菜是当年11月播种,次年4月收割。如果一年只种一茬榨菜,土地就得不到充分利用。村里就建议厂里和村民拼租农田,经村委会协调,榨菜厂和村民分时段种植榨菜和水稻,土地流转费双方各承担一半。
该区李家洋村村主任徐伟成告诉笔者,该村土地流转费每亩已涨至500元,如果一年只种两茬水稻,刚和成本相抵,而一茬西瓜一茬晚稻或一茬榨菜一茬早稻,就成了不错的搭配。“拼租双方优势互补,风险降低了,而且通过轮作,还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的单产。” (张文胜)
点评:城里人流行“拼车”、“拼房”、“拼餐”,如今农民也开始“拼田”,这实实在在印证了一句话:爱“拼”才会赢。
景宁:“农贷直通车”田头给钱
春耕时节,景宁县鹤溪镇敕木山村农民蓝景林忙碌之余,一直为购买农药化肥的资金犯愁。4月7日,该县的“农贷直通车”来到村里,在田头为蓝景林等6位农户办理了小额贷款手续。
该县邮政储蓄银行负责人刘卫忠说,现在正是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农户资金需求急,又没时间跑银行,他们就采取送贷上门的服务,今年一季度,该行已累计发放贷款600万元。同时单户授信金额也从5万元提高到100万元,期限由1年延长为3年。(雷蕾 叶秀华)
点评:小客户也能成就大市场,服务半径的拓宽,方便了他人,发展了自己。
长兴:农技员看“菜单”教技术
4月9日,长兴县泗安镇的蔬菜、粮油、葡萄种植大户们特别高兴,因为他们在家门口又学到了实用的新技术。这天,长兴县农业局的10多名农技人员来到泗安镇,根据当地农民的种植“菜单”传授技术,并讲解农资产品的真假鉴别方法。这是今年春备耕以来,该县第四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有关人员表示,以往科技下乡,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结果是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农民学技术的积极性。今年春备耕期间,长兴县结合各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指导推广大棚蔬菜、设施葡萄的管理和茶叶加工等实用技术。特别是在茶叶生产上,该县专门安排4名农技人员,联系基地面积在80亩以上的60多家茶叶企业,进行集中指导。
(本报记者 黎之)
点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科技下乡也需要符合农民“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