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依靠林权改革掘得“第一桶金”的农民在云和县有不少,该县紧水滩镇饭甑砻村党支部书记卜广禄便是其中一位。
卜广禄承包了600多亩山林,是名副其实的植树大户。谈起自己的造林经历,他感慨地说:“上世纪80年代,村里开始出让集体林权,在外创业的我,由于资金不足,有心无力。”卜广禄只好将承包集体林的热情埋藏在心底。后来,一个难得的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当时,虽然乡邻们对村里的林权改革很热衷,但因资金匮乏,一直无人能承包。村里决定给承包人一定的政策优惠。在家人的鼓励和自己的再三思量下,卜广禄毅然放弃了城里的就业机会,用辛苦打工挣来的钱,承包了200亩集体林,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
承包集体林用去了卜广禄所有的积蓄,但他不后悔。他和家人一起,齐心协力经营着这块“风水宝地”。随着公益林封山政策的出台,卜广禄抓住时机,用林权抵押贷款的20万元钱,创办了清江生态鳖专业合作社。如今,生态鳖基地扩大到40多亩,总投资150多万元。清江生态鳖也成了该镇一大特色产业。
卜广禄在养殖生态鳖的同时,从未放弃种树这个老本行。多年来,他分批采伐了100多亩商品林,获得收益80多万元,而当初的承包费用才2万多元。“现在我共有400多亩商品林基地,都是1984年承包过来的,20多年过去了,效益十分明显。”卜广禄开心地向我们介绍,“我现在打算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种植新树种,优化森林结构。在镇里的技术支持下,我相信未来的效益会更好。”
卜广禄不仅走出了一条种树、养鳖的致富之路,而且为乡亲们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作为一位普通农民,卜广禄有着他的不平凡之处: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忍不拔的性格。凭借这些优势,卜广禄已成了紧水滩镇优秀产业带头人。但卜广禄明白先富后富的道理,他常对家人说,致富不能忘乡邻,带领大家富,那才是真的富。
(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