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农机化

  位于萧山的杭州巨光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两年一再增购秧盘,去年买了1万只,今年又再添2.5万只,他们为何一再增添育秧盘?萧山区农机工作人员带着疑惑实地了解——

一个农机合作社的“苦恼”

  今年三四月份,萧山区党湾镇的杭州巨光农机专业合作社向该区农机监督管理总站提出申请,要求购置3台插秧机、2台播种流水线和1万只育秧盘,加上去年购置的,该社已拥有插秧机5台,秧盘2万只,这样的装备能力,机插1000亩不成问题。
  可从5月下旬到6月上旬,萧山区农机监督管理总站又3次收到了该合作社要求增加购置育秧盘的申请,申请的数量不是起初的1万只,而是2.5万只。他们为什么一再申请增加育秧盘?他们今年的育秧面积真能成倍增加?
  带着疑惑,该区农机总站工作人员下乡求解答案,专门到该合作社的育秧中心进行现场核实。
  一到现场,见多识广的农机人员也被眼前的景象吃了一惊。合作社前面30来亩的秧地上,不同播种日期的4种规格的盘式秧,已将大地染绿。最近的田块上秧苗最长,工人们正在起秧、装秧,准备运到插秧点;最远的那端,还盖着薄膜的估计是刚播下不久。工作人员粗略估算了一下,在田地里的秧盘就有近3万只。
  看到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合作社理事长诸阿川从机插作业点匆匆赶来,将他们领进了合作社。只见合作社的播种车间内,几个工人围着播种流水线,摆盘、铲土、加谷种,一幅熟练有序的景象。对于一再增加秧盘,诸阿川向我们诉说了他的“苦”:去年机插了700多亩,今年年初签了近1000亩的机插合同,想想今年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哪知道,第一批秧播种后,参观的人就不断,邻近几个村的农户、周边镇的种粮大户、附近国有农场负责人,还有今年新增插秧机的机手都要求合作社提供育秧服务。“我后来要求增加秧盘,多数是为他们代育的,农一场有300亩,河庄有250亩,德北村的机手要我育500多亩,再加上我自己增加的面积,不增加育秧盘能行吗?”面对的诸阿川反问,该区农机技术人员笑了。 (李世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