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出名人了,陈早德被评上了全国农机大户!”近期,这在桐庐县分水镇大路村成了大新闻,村民奔走相告,一时间,陈早德成了周边乡村家喻户晓的名人。
痴迷农机服务
陈早德对农机的痴迷在当地可以说是出了名的。早在1993年他就拥有1台联合收割机和1台手扶拖拉机,是当地唯一一名热衷农机作业的农民。
当时,机械化作业还未被当地农民所普遍接受,零星的作业服务,很难为他带来好的效益。但陈早德并未因此动摇依托农机服务致富的决心,他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农机行业的动向。只要周边有跟农机有关的活动,他都会搁下手头的活赶过去“灵市面”。看到有什么新型的农机具出现,他总会仔细地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研究一番。在当地农机部门,他是农机技术人员的“熟客”,咨询的问题就数他最多。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机痴”。
关注外面的行业动向,总能觅取创业的灵感。几年前,桐庐县农机部门组织一次油菜机械化收获现场会,陈早德第一次见到了油菜收割机,速度快、损失低的特点,着实让他惊喜。惊喜之余,他也发现了开展油菜机收服务的这个增收点。他想,镇里农民家家户户种油菜,加在一起,种植面积也不小,油菜收割又是农事中最累人的活,要是能开展油菜机收服务,农民省事了,自己也能赚到钱。在向当地农机部门咨询了解情况后,他买进了当地第一台油菜收割机,当年就完成油菜机收200余亩,赚到额外的一份收入。从开手扶拖拉机到开联合收割机,从收割水稻到收割油菜,陈早德的农机服务路越走越宽。
当好“田保姆”
近年来,陈早德购进了大量农机具。机具的增加,使他不断思考如何开展更广泛的农机服务,为农民当好“田保姆”。
要在农机服务这块“蛋糕”中争到更多的份额,靠什么?陈早德的做法就是用优质贴心的服务来赢民心、赢市场。水稻机插时,他为农户考虑秧苗的间隙密度和田间灌水情况,确保机插高质量;统防统治时,他为农户考虑配药的合理性和喷雾的到位程度;粮食收获时,他为农户考虑收割速度和损失率;大风大雨即将来临时,他不分昼夜地为农户抢收。如果农户实在没有空,在机收完毕后,他还会把割好的油菜、稻谷送到农户家里,他总是能设身处地地为农户考虑。
也正是他这种贴心的服务,为他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市场。他的农机服务范围不仅覆盖到了当地的1260亩粮食功能区,而且为周边乡镇和农户开展的农田作业服务面积也逐年扩大。
成了全国农机大户
在陈早德的努力下,近年来,当地农民对农机应用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农机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得到快速推广。
作为当地农机服务的领头人,陈早德当仁不让地成为当地农机手的标杆,有什么先进的农机具和技术,大家都会第一时间向他打听。他拥有的先进农机装备,也让当地机手羡慕不已。目前他已经拥有4台油菜收割机、3台拖拉机、4台插秧机,还建起了1条育秧流水线,拥有育秧盘近3万只,农机服务能力在当地名列前茅。
随着农民应用农机进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的高涨,陈早德的农机服务面积不断扩大。去年他服务的水稻机插面积达到2800亩、油菜机收1600亩、统防统治1260亩、机耕650余亩,服务农民1300户,成为全国农机大户,可谓名至实归。
如今的陈早德,已经完成从“农机痴”到“田保姆”再到全国农机大户的精彩三步曲。“要是当初我对农机没有那么痴迷,我的农机服务道路也走不到今天,更成不了全国农机大户。”说到刚刚获得的荣誉,陈早德说,这个荣誉对他来说更多的是动力和责任,他将更好地为周边村民做好农机服务,为更多的机手当好示范,让农户和机手能在农机服务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方玉亭)陈早德(左)向当地农技人员介绍油菜机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