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华阴市城西村,只读过6年私塾、身患白内障的87岁老人郭一勤,不顾年老体衰,到图书馆查资料,到周边村子走访历史知情者,筹备3年笔耕两载,经多次修订,终于完成了一部二十四章节、两万余字的《城西村村史》。
只读过6年私塾的郭一勤,在他们那一代人中算是知识分子了。农业合作化期间,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教妇女冬学,教农民速成识字。随后,在信用社当了十几年会计。1985年,他在家门口办起了小卖部。1998年,74岁的郭一勤才“正式退休”,不再参加劳动。
如今郭家家境宽裕,儿女体贴孝顺,“若不把肚内所知之事传于后人,等自己死后,岂不可惜。”眼看下一代年轻人,对村子的历史文化一无所知,郭一勤决定编撰村史传给后人。为了记录核实村里在外干事的知名人物,他不厌其烦,一次次打电话求证核实,每月电话费一项就需不少开支,被他的行为所感动,许多村民主动帮老人借阅资料,誊写文稿。如今,《城西村村史》进入最后审阅校对阶段,即将交付印刷。
(摘自《三秦都市报》2010年6月22日)